只是撤掉“德”这个封号还是轻的。
哪个少女不怀/春?
哪个男人不好/色?
<<<
这两道圣旨引起了轩然大波,乌雅氏被撤了封号,她就位低一等,没资格同其他三妃并列。荣妃、惠妃和宜妃轮番召见她,看似同情,实际是嘲讽。
以前宜妃和德妃也过不去,她们之间的差距并不大,都有两个儿子,都是一个贝勒一个阿哥。本来,差距只在孙子上,贾氏太能生,她膝下几个小子又很得皇上宠爱。
从这个冬天开始,一切都改变了。
老九又得三个儿子,被皇上封为贝子。
老五因为抵御逆贼立下奇功,在满朝文武的拥戴之下,越过郡王这个坎,直接封了和硕亲王,赐号恒。本来身份上就有悬殊,这个节骨眼上老四还改了玉牒,彻底被佟佳氏抢了去。
德妃变成乌雅妃。
老四成了别人家的。
她膝下就只有十四胤祯。
不说别的,前头有这么多厉害的兄长,他想站起来没那么容易。
如今的乌雅氏在三妃眼中那就是渣。
“如今也不能唤德妃姐姐了,还是叫……乌雅妹妹吧。对你的遭遇,本宫真是同情得很,脸被划花了已经是噩耗,怎么又丢了儿子呢?”
德妃毕竟是从宫女爬上来的,知道本分是什么,她位份降了,不能和宜妃抗衡,被刁难也只能忍,当务之急是除掉脸上这两把叉。
“宜妃娘娘菩萨心肠,多谢体恤。”
我呸,体恤你?
宜妃挑起眉,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东西,你也配!
“乌雅妹妹真会说话,难怪能讨皇上欢心。只是……本宫真的一点也不关心你,看你这么倒霉,我就高兴了。”宜妃冷嘲热讽一番,然后就打发她出去,只怪德妃从前太会装腔作势,拉的仇恨贼满,失了势就悲剧了。宜妃在前,惠妃荣妃紧随其后。后宫里就是这样,你位份高,你得宠,所有的人都围着你转,危险也伴随着你;一旦失势那就更悲剧,在宫里混的谁没两个仇人?你没落了,人家就会把你往泥里踩,宫女太监也是看人下菜的。
乌雅氏是真的悲剧了,最可笑的是,她依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固执的将账算在四阿哥头上。
她以为如今的四爷还是从前那个。
玉牒都改了。
身为嫡阿哥的他还会忌惮一个没有封号的妃子?
换了老九这样没节操的,恐怕已经到乌雅氏跟前去刷存在感了,四爷不爱计较,他没找乌雅氏麻烦,也没去说什么“您永远都是我额娘”这样的话。就是把生母当路人了。
圣旨下来之后,他去永和宫给亲娘磕头,乌雅氏都摆谱没出来,还有什么好说的。
别看胤禛平时不说谁的闲话,他心里有数得很,爱憎分明的。德妃和十四阿哥都成为路人,在他心里占有一定地位的就那几个:康熙、死了二十年的养母佟佳氏、与他真心相待的十三弟、非常可爱非常贴心的小侄儿元宝……顺便带上元宝他阿玛。
对胤禟的第一印象是——八爷党,第二印象是——钱钻子。
他和胤禩拆伙之后,所有兄弟都想拉拢,唯独胤禛没行动。之后的几年,老九府上越发红火,在皇阿玛跟前也很说得上话,简直是新晋的红人。胤禛想过要改善和老九之间的关系,他还没行动,就被抢了先。虽然还是见面打个招呼,几句话的交情,胤禛感觉到胤禟态度的转变,虽然很微弱,直到元宝侄儿送狗,两府之间关系就密切了。胤禛这才摸清楚老九的脾气。
爱贾氏,爱儿子,爱收礼。
爱哄宜妃,爱讨好皇阿玛,爱忽悠兄弟。
胤禟大约是皇阿玛的人,他没有站队的意思,关键时刻还是会拉兄弟一把,上一回太子能脱离圈禁生活就是他的功劳。
从前帮着老八花钱买大臣支持的老九很让胤禛反感,这两年,他成功树立了新形象。
老九是个不错的人。
这就是四爷的认知。
对其他人而言,这几天发生了太多的事,从太子造反到落马,到五阿哥被封恒亲王,到德妃变成乌雅娘娘,到四阿哥改玉牒成为孝懿仁皇后的儿子。
胤禛觉得,生活还是一样,并没有什么不同。
除了攀关系套交情趋炎附势的更多之外。
有顺天府、宗人府、大理寺的介入,还有御史台监督。造反案很快就落下帷幕,太子胤礽被革去黄带子,除宗籍,圈禁。这还是看在曾经父慈子孝的份上,康熙已经十分大度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女王来袭:总裁请戒备 风涌门楣 错嫁豪门老公 惹爱成婚之独宠娇妻 没法说不爱 抗战之国士无双 幽天玄剑录 极品夫君好邪恶 医冠楚楚:总裁视妻如宝 一世艳骨,三生芳华 荣世皇妃 神翾奏 重生一品散仙 倾城天下之五王夺妃 财气逼人之敛财商女 末世之暗黑神途 惑乱天下之帝后无双 冷绝总裁俏佳人 笑傲田园 残星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