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生,能邀请您一起去吃个午餐吗?”
采访结束后邓惠欣主动邀约道,眼神直勾勾地盯着林燃。
林燃断然拒绝:“不了,我还要回学校备课呢。”
“好吧。”邓惠欣只得另寻机会。
当天采访结束后,来自香江市民的信件如同纸片般涌向香江电台。
其中最多的要求就是重放由林燃“作词作曲”,顾正秋演唱的《壁上观》。
“林教授写的太好了,恳请贵台多放几遍。”
除了这个外,就是大赞林燃的:
“林教授果然有才,希望林教授能多来香江。”
“香江大学是否能够邀请林教授成为香江大学的常聘教授?”
第二多的要求,就是希望林燃留在香江大学任教。
同时本来已经退出梨园演出多年,此次来香江只是为了陪丈夫出差公务的顾正秋,因为演唱《壁上观》的缘故,被香江本地剧院、梨园所热捧,出高价希望能邀请她演出。
香江各大报纸也对此次专访争相报道。
不过不同立场的报纸,报道也几乎天差地别。
“一九六〇年七月十八日香江大公报第一版
学贯东西赤子心曲诉山河游子情
林燃教授电台放谈家国事作歌一阕动香江
本报讯(记者文砚斋)昨日午后三时,全球知名旅美数学家林燃教授应邀于香港电台专访栏目畅谈数学之奥秘,表达家国之情怀。其间林教授首创‘文化上的华国人’这一概念,表达了其对祖国河山、华国文化历史之眷恋和归属感,更亲撰长短句《壁上观》一阕,由宝岛名伶顾正秋女士献声。
节目甫播,港岛震动,街巷间想再听《壁上观》之声不绝于耳......”
大公报的注意力全然放在文化上的华国人这一概念上,这一原本在未来数十年间文化认同不断磨合的成果,在今天被提出来,对于当前局势复杂下的华人世界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文化血脉相连,更是最好用的tz武器。
《大公报》立场明显,另外一边的报纸在“文化华国”这一概念上,反而和《大公报》立场相仿。
反而在这件事上,英文报纸会大肆抨击林教授思想观念陈旧,尽管科学上做出卓越成就,但思想上却还是古代华国那一套。
这再正常不过了,香江越多人认同大家是文化概念上的华国人,那对于英格兰的管理来说就越困难。
更多小报发现林燃事迹挖掘的差不多,大报都在聊文化华国这一概念,他们为了吸引读者,转而把注意力放在《壁上观》这首歌本身。
像才创办没多久的明报,就由查良庸亲自撰文:
“......节目高潮当属《壁上观》首播。此曲以二黄腔为骨,融西洋交响乐配器,顾正秋女士歌神婉转。曲未终时,本报采访铜锣湾民众称:听至‘全唐的浓墨重彩,一刹那栩栩缕影浮光映宫阙,错问今夕是何年’句,堂前七八客官皆掩面。
何季陶老先生抚案喟叹:林教授此曲,较王国维《人间词》更痛三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奥特曼:开门啊,是我,老人迦! 谁说这顶流癫!这顶流太棒了! 掌门师伯新收了个女徒弟 团宠小福星,扛着粮仓去逃荒 东京非自然法医 海贼:从捡到红发断臂开始 我的末日列车 从火影开始成为忍者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白手起家,蝙蝠侠干碎我的致富梦 龙族:从系统托管开始的屠龙 左道成神从美恐开始 女儿喜欢后爸,我成全他们一家三口 扶正绿茶?夫人改嫁少帅你哭什么 只想躺尸的我被迫修仙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晋庭汉裔 快穿之顾七七的散装人生 第四天灾:人在高武,游戏成神 长生千万年,我才不稀罕证道成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