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八章 秦汉政治制度(第1页)

第一节 政体

古者一国之主称君,为一方所归往者称王;战国之世,七雄并称王,加于王者则称帝;已见《先秦史》第十四章第一节。故赵高弑二世,欲使秦去帝号复称王;诸侯之相王,亦尊楚怀王为义帝也。义帝仅据虚名,实权皆在霸王,盖放东周之世,政由五伯之例,亦已见本篇第三章第二、第三两节。至汉高帝灭项羽,诸侯将相复尊为帝,而号称皇帝者,乃复有号令天下之实权焉。

皇帝二字,汉时意尚有别。(1)高帝六年,尊其父为大上皇。蔡邕曰:“不言帝,非天子也。”《史记·高祖本纪集解》引。颜师古《注》曰:“不预治国,故不言帝。”案《三国·魏志·王肃传》:山阳公薨,肃上疏曰:“汉总帝皇之号,称为皇帝,有别称帝,无别称皇,则皇是其差轻者。故当高祖之时,土无二王,其父见在,而使称皇,明非二王之嫌。今以赠终,可使称皇,以配其谥。”汉人视皇与帝之别,其意可见。哀帝追尊其父但曰恭皇以此。又案秦始皇已追尊其父为大上皇,则汉祖所为,亦有所本,非创制也。

国非人君所私有,其义汉代尚明。(2)诸侯将相之欲尊高帝也,高帝曰:“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孝文帝元年,有司请立大子。上曰:“朕既不德,上帝神明未歆享,天下人民未有嗛志。今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禅天下焉,而曰豫建大子,是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又曰:“楚王季父也,春秋高,阅天下之义理多矣,明于国家之大体;吴王于朕兄也,惠仁以好德;淮南王弟也,秉德以陪朕;岂为不豫哉?诸侯王、宗室、昆弟、有功,多贤及有德义者,若举有德以陪朕之不能终,社稷之灵,天下之福也。今不选举焉,而曰必子,人其以朕为忘贤有德者而专于子,非所以忧天下也。”虽曰空言,大义固皎然矣。革易之义,儒者尤昌言之,无所讳忌。眭弘劝汉帝谁差天下,求索贤人,檀以帝位。弘从嬴公学《春秋》,嬴公董仲舒弟子也。见《儒林传》。故弘称仲舒为先师,见本传。盖宽饶引《韩氏易传》言“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若四时之运,功成者退,不得其人,则不居其位”。《汉书·五行志》引京房《易传》曰:“复,崩,来无咎。自上下者为崩。厥应泰山之石颠而下。圣人受命人君虏。”又曰:“石立如人,庶士为天下雄。立于山同姓,平地异姓。立于水圣人,于泽小人。”与眭弘之言,若合符节。谷永灾异之对曰:“天生烝民,不能相治,为立王者以统理之。方制天下,非为天子;列土封疆,非为诸侯,皆以为民也。垂三统,列三正;去无道,开有德;不私一姓,明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永劝成帝益纳宜子妇人,毋避尝字。曰:“推法言之,陛下得继嗣于微贱之间,乃反为福。后宫女史、使令,有直意者,广求于微贱之间,以遇天所开右。”刘向谏起昌陵,亦言王者必通三统。其著《说苑》,又设为秦始皇既并六国,召群臣议禅继是非。《至公篇》。文帝答有司请立大子,以楚、吴、淮南王为言。成帝无子,引大臣议所立,翟方进等皆主立弟子,孔光独援殷及王之例,欲立中山王。然则汉景帝与梁孝王昆弟燕饮,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后传梁王”,而窦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乃特以折窦大后耳。谓有天下者必家,家必传子,固非汉世儒者意也。然此义也,惟学者知之,流俗则视天下为一人一家所私有;而其所以能有天下,则又出于苍苍者不可知之意耳。图谶妖妄,自兹而作,而民主之古义稍湮矣。李云以帝欲不谛之语诛,自汉人观之,实为妄杀,而魏明帝问王肃,乃谓其何得不死,知魏、晋之世,君臣之义,稍与汉世不同矣。

汉世每逢灾异,辄策免三公,人徒訾为迷信,而不知其为民主古义之告朔饩羊也。夫余俗水旱不调,辄归咎于王,或言当易,或言当杀,《三国志》本传。夫余俗最类有殷,明此亦中国古法。尸其事者职其咎,义固当然。然其后为一国之主者,地位稍尊,又其所系者重,不可加诛,则移其责于左右。古小国见诛于大国,辄杀其大臣以说;周公请代成王曰“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此灾异策免三公之原,所策免者三公,其咎实在人君也。世事日新,人之见解亦日变,此等旧法,自不能维持矣。

第二节 封建

战国之季,列国并立之制,业已不能维持,然人心殊未能悟。陈胜、吴广之谋起事也,曰:“等死,死国可乎?”及会三老豪杰于陈,皆称其复立楚社稷,功宜为王。胜败,范增说项梁,谓其“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周市不肯自立,而必欲立魏咎。武臣之死也,客说张耳、陈余曰:“两君羁旅,而欲附赵,难独立。立赵后,扶以义,可就功。”此皆六国之民,以为其国当复立之证:

(3)而当战国之世,诸称王者,率封其臣为侯。是时之崛起者,大者望专制一方,小者亦图南乡称孤,皆是物也。诸侯之相王,及汉初之封建,皆列爵二等,职是故耳。

高祖虽灭项籍,然谓一人可以专制天下,此当时之人心所必不许,而亦非高祖之所敢望也。(4)是时之所欲者,则分天下而多自予,使其势足以临制诸侯;又多王同姓,俾其势足相夹辅耳。秦郡三十六,而汉初得其十五;语出《史记·汉兴以来诸侯年表》,《汉书·诸侯王表》仍之。齐召南曰:“此以秦地计之。内史一,河东二,河南、河内即三川郡三,东郡四,颍川五,南阳六,南郡七,蜀郡八,巴郡九,汉中十,陇西十一,北地十二,上郡十三,云中十四,以《史记》言内地北距山以东尽诸侯地推之,则上党郡十五也。若计高帝所自立之郡,则不止于十五矣。”见《汉书殿本考证》。又王子弟以大封由此也。高祖之不可信,韩信、彭越等宁不知之?犹奉之以帝号者?帝之与王,各有其君国子民之实。谓帝者可以随意废置其王,固非其时之人所能信。抑后来高祖之灭异姓,非诡谋掩袭,即举兵相屠,此犹楚、汉之相争,初非共主之征讨也。是时所务者,为锄异姓,树同姓,惠、文以后,则所患者转在同姓矣。于是众建而少其力之策稍行,封建遂名存实亡矣。《汉书·王子侯表》言:王莽擅朝,伪褒宗室,侯及王孙,居摄而愈多,犹此策也。

汉初列爵二等,特依战国以来故事。王莽秉政,乃列爵五等,地为四等,而去王封。(5)案王为专制一方之名,汉后来之诸王,既无其实,而袭其名,则为不正,去之是也。后汉光武建武十五年,朱祐奏古者人臣受封,不加王爵,可改诸王为公。帝即施行。及十七年,废皇后郭氏为中山大后,进右翊公辅为中山王。其余九国,皆即旧封晋爵为王。至十九年,又进赵、齐、鲁三国公爵为王。盖因废后故而为是,可谓以私意乱制度矣。

《汉书·百官公卿表》云:“诸侯王,掌治其国。有大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景帝中五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续汉书·百官志》:令内史主治民。天子为置吏。《续志》云:国家惟为置丞相,其大夫以下,皆自置之。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续志》多“少府”二字。宗正、博士官。大夫、郎、谒者诸官皆损其员。武帝改汉内史为京兆尹,中尉为执金吾,郎中令为光禄勋,故王国如故。损其郎中令秩。改大仆日仆。成帝绥和元年,更令相治民如郡大守,中尉如郡都尉。”事由何武之奏,见《汉书》本传。《续志》:大傅但曰傅。《注》引《东观书》曰:其绍封削黜者,中尉、内史官属,亦以率减。其时有左官之律,附益之法,已见第四章第六节。《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二十四年,诏有司申明旧制阿附蕃王法。《注》云:“即左官律、附益法也。”又汉制,王国人不得在京师,亦不得宿卫,见《汉书彭宣》及《两龚传》。宫人出嫁不得适诸国,见《后书·孝明八王传》。乐安靖王。后汉初,禁网疏阔,诸王引致宾客稍盛。然经沛王辅之祸,即不复自由矣。见本传及《樊宏传》。《三国·吴志·诸葛恪传》:恪笺谏孙奋曰:“自光武以来,诸王有制,惟得自娱宫内,不得临民干与政事。其与交通,皆有重禁。”其防制之严如此。此固由帝室之猜忌。然诸王多生于深宫之中,长于阿保之手,虽有中驷,亦成下材。既多昏愚,又益淫虐。如江都王建、胶西于王端、赵敬肃王彭祖、长沙王建德、广川王去等皆是。《景十三王传赞》云:“汉兴至于孝平,诸侯王以百数,率多骄淫不道。”人民何辜,罹此荼毒?享虚号而不得有为,已为逾分矣。

《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云:“汉兴,至于孝文时,乃有弓高、壮侯韩瞆当,以匈奴相国降,故韩王信子。襄城哀侯婴,以匈奴相国降,故韩王大子之子。之封,虽自外来,本功臣后。故至孝景始欲侯降者,丞相周亚夫守约而争。帝黜其议,初开封赏之科。又有吴、楚事,至兴胡、越之伐,将帅受爵,应本约矣。后世承平,颇有劳臣。”《外戚恩泽侯表》云:“至于孝武,元功宿将略尽。会上亦兴文学,进拔幽隐。公孙弘自海濒而登宰相,于是宠以列侯之爵。又畴咨前代,询问耆老,初得周后,复加爵邑。自是之后,宰相毕侯矣。元、成之间,晚得殷世,以备宾位。见下。汉兴,外戚与定天下侯者二人。故誓曰:非刘氏不王;若有亡功非上所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是以高后欲王诸吕,王陵廷争;孝景将侯王氏,脩侯犯色。卒用废黜。是后薄昭、窦婴、上官、卫、霍之侯,以功受爵;其余,后父据《春秋》褒纪之义;帝舅缘《大雅》申伯之意,浸广博矣。”此汉代侯封之大略也。若执初约,多不相应。故后汉赵典谏桓帝,言恩泽侯宜一切削免爵土也。后汉建武二年,封功臣皆为列侯。大国四县,余各有差。宗室列侯为王莽所废者,并复故国。十三年,宗室及绝国封侯者,凡一百三十七人。功臣增邑更封,凡三百六十五人。其外戚、恩泽封者,四十五人。前代之封,始于武帝。元鼎四年,封周后嘉为周子南君。元帝初元五年,以周子南君为周承休侯。成帝绥和元年,据通三统之义,封孔吉为殷绍嘉侯。旋与周承休侯皆进爵为公。平帝元始四年,改殷绍嘉公曰宋公,周承休公曰郑公。建武二年,以周后姬常为周承休公。五年,封殷后孔安为殷绍嘉公。十三年,以殷绍嘉公为宋公,周承休公为卫公。先是元始元年,又封周公后公孙相如为褒鲁侯,孔子后孔均为褒成侯。追谥孔子日褒成宣尼公。案封孔子后为汤后,唱自匡衡,成于梅福,见《汉书·福传》。其时通三统与封圣人之后,并为一谈,至此始分。后汉亦绍褒成之封,见《后书·孔僖传》。魏文帝黄初二年,以议郎孔羡为宗圣侯,奉孔子祀。

去趟民国:1912-1949年间的私人生活  狼厅  唐朝大历史  合约皇后  民国那些范儿  地北天南叙古今  再丑也是驸马  万历十五年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  乔家大院  极乐诱惑:太平天国的兴亡  神秘高跟鞋  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民国那些腕儿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提堂  在植物大战僵尸的那些岁月  关系千万重  逃爱太子妃  

热门小说推荐
狩魔之刃

狩魔之刃

ampquotampgtampltmetapropertyampquotogimageampquotcontentampquotltimgsrcquotquotborderquot0quotgt...

异世邪尊

异世邪尊

穿越者燕离在异界重生,随他一起穿越的混元古卷也随之苏醒,更获得一柄可吸收他人鲜血提升修为的邪灵剑!混元古卷,邪灵剑,且看燕离如何成为一代邪尊,当然,成就巅峰的路上。大荒宫343013657(欢迎加入)...

破天武神

破天武神

一个毫不起眼的轮盘!一个两世为人的少年!  万年前的一切将慢慢的浮现在世人的面前!!!  韩凌风,一个江湖上的仁义侠客,却穿越到一个无法修炼的废物身上。看他如何靠着一个神奇的轮盘完成废柴的逆袭,在这片陌生的大陆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以武破天,以武成神!  本书读者群273614505,希望大家有什么建议可以和残阳在这里交流!...

重生之炮灰女的逆袭

重生之炮灰女的逆袭

村里姑娘王巧珍,被未婚夫退婚,受尽了村里人的嘲笑进城嫁人之后,前未婚夫还在继续欺骗她,让她沦为不知廉耻的小三在耻辱和痛苦当中悲苦的度过了一生,最后凄惨而死。一觉醒来,她竟然发现自己又重生了!这让她激动又欣喜。她发誓,这一辈子要好好的为了自己活一次!...

猎杀鬼子兵

猎杀鬼子兵

关于猎杀鬼子兵故事讲述李强这个最痛恨鬼子的特种兵穿越到了抗日战场,附身于八路军中一个叫李强的战士身上。李强发挥自己的特长英勇猎杀鬼子,经历无数场恶战后,声名大起,见到当时敌我双方力量的悬殊,萌生了创立八路军特种兵的念头,并得到了作为团长的亲哥哥的支持。训练出了一个排的特种兵。正是这一个排的兵力成了当时鬼子的眼中丁,肉中刺。最后这个排的特种兵力不断的壮大,变成一个连一个营,最后变成一个团。随着李强领导的八路军特种兵不断壮大,和鬼子之间的战斗也在特种兵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升级,打的鬼子是闻风丧胆,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一段历史神话。(每天保底三更,不定期爆发,喜欢猎杀鬼子兵的朋友们,希望大家多支持,顺手都给投上几张推荐票吧谢谢!!!)...

最妖孽

最妖孽

出身天龙寺的妖孽武僧永生,还俗去祸害都市的故事。永生大师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贫僧想要空一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