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028 贞娘其人 029 红叶传情(第2页)

墨画见谢芙蓉若有所思的样子,知道她想左了,赶忙补充道:

‘二少奶奶多想了...那个贞娘虽是从宫里出来的..但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二少爷是从凤仙楼将她赎出来的。’

丁小蓉不解,困惑地看着墨画。

‘...奴婢是府里的家生子,从小就生活在侯府中,二少爷年幼时候的事情也都略有耳闻...只是没想到...那个她..就是贞娘..’

墨画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似乎是在组织语言。丁小蓉好奇地望着她...难道这个贞娘和李凤鸣还是青梅竹马不成?

......

墨画大概讲了一刻钟,听完,丁小蓉长长地叹了口气,刚才的丝丝妒忌和不甘都被卷走了,留下的是绵绵的感动...

这是个多么凄美的故事啊。

事情还要从李凤鸣十三岁的时候说起。

那一年贞娘被家族送进宫中做了绣房的宫女。严苛的规矩,高傲的主子,冷酷的勾心斗角,不见血的战争...这一切让这个年仅十岁的女孩儿显得比同龄人成熟很多,也沉默很多。

她不依附贵人,不结党营私,不想爬上那张预示着富贵和血腥的龙床,她只想活着,活着出去,嫁给一个疼爱自己的男人,安然地过此一生。

那是一个美丽的秋天,她路过了一个枫林小径,旁边是落满红叶的池塘,池水缓缓流动着,通向宫外。鬼使神差的,贞娘捡起了地上的一片浸透着秋天气息的红叶,用随身带着的针线,细细密密地绣了一首闺怨,然后将那红叶扔进了水中。

唐传奇,流红记。

儒生于佑御沟捡一叶,上题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大奇,感其思,遂题诗于另一红叶上,云: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也投入御沟中。

后于佑娶韩夫人,婚后在箱中寻得此诗,才知红叶早做媒,姻缘天注定。正是:

一联佳句题流水,

十载幽思满素怀,

今日却成鸾凤友,

方知红叶是良媒。

那贞娘和李凤鸣的故事亦同这唐代红叶佳人差不多。当日李凤鸣正随大哥李凤吟进宫陪皇子游园,路过御池,恰好捡起此叶,感动其出淤泥而不染的洁性和对爱人的渴盼,偷偷地将那枚红叶藏于怀中,带出宫去。

那段时间,整个东阳侯府都知道二少爷不知发了什么病了,夜不能寐,总是望着窗外发呆,还时不时得念些酸腐的诗句,一副病入膏肓的样子。后来还是宁老太太眼尖,说他这是‘发春’啦,众人才舒了口气。

那时李凤鸣和西琮世子的关系就比较好,那西琮世子生得俊美,风流不羁,最喜去那烟花之地,一次拽着李凤鸣一同去了凤仙楼,说是有个新来的歌姬十分美艳。

李凤鸣呕不过他,只好去了,去了就不愿意回来了。原来那个十分美艳的歌姬正是贞娘。李凤鸣当时听曲有感,无意中就吟出了那红叶上的诗句,贞娘听了大惊,正是自己所作,于是两人相认,正是桃花烂漫时,郎有情,妾有意,竟私定了终身。

之后李凤鸣频频出入凤仙楼,次数多了,就被陈氏和宁老太太觉察到了异样,后来京城里大街小巷又突然传出了红叶传情的流言,李侯爷几番打听,才知道那市井流言的主角竟是自己儿子和一个青楼歌姬!

后来纸保不住火,事情被捅了出来,李侯爷一气之下动了家法。当时全府都人心惶惶,生怕二少爷被打死了。还是大少爷李凤吟拖着病体为庶弟求情,关着房门不知和李侯爷说了什么,才免了李凤鸣的家法,不仅如此,一个月后,还默认李凤鸣从凤仙楼接贞娘回家做了姨娘。

陈氏和宁老太太都只知道贞娘是青楼出身,并不知道她幼年在皇宫的经历。还好贞娘是个老实的,独自住在偏僻的霜园和青松为伴,从不惹什么是非,府里的人慢慢也就把这件事给忘了,即使有人想起来,也不敢再提...因为李凤鸣对这个贞娘的确是很‘特殊’。

作者有话:又出来一个迷一样的姨娘,她是谁的人呢?辛苦码字,求票票喔~~~~

沧海无缘  弃妇的美好时代  重生之财女  女巫的魔法庄园  禽何以堪  重生之药医  卫世者  重生之甜情涩爱  与君AA  嫁给农夫  沐春归  重生之药香  大唐明月  金闺  丹凤朝阳  合离  重生超级巨星  侯门正妻  金风玉露  字字千金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