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许多刚申请的小报社却敏锐地从两大报纸的互动中发现了亮点。消息报道居然还能“转载”的吗!他们仿佛看到了一条崭新的赚钱之路!投资报社,有部分人是想把握一条发声渠道在手中,但更多人的目的还是为了赚钱,没钱的作坊,开它做什么?天底下大多数人还是向利益看齐的,尤其当《盛京日报》转载并评价这篇报道又大卖以后,相当多正在筹备中的小报社从中看到了挣钱的希望。毕竟又不是人人都能挖到大新闻,就算挖出来了,也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在报纸上爆出来的哇!现在突然有人神来一笔,给他们演示了‘转载’这种促进销量的手段!一时间各地分分投信明月报社,求这‘转载权’以及价格。明月报社很是大方,直接宣布此次会将这条消息无偿给出,还为求信息之人回复了许多没有刊登出来的前因后果、没用上的稿子;方便他们二次改稿。一时间“高门嫡子嫁人事件”,迅速在整个大锦范围内流传开来。因为前面有个官方层面的《盛京日报》做了转载示范,所以后面再发声的报纸基本上也都围绕着它所点出的主题进行扩写。即,对这件事的报道,完全是正面的。《盛京日报》转载事件后,还附带了满页的夸赞——长长的、高调的、令人惊叹的夸赞。报纸上盛赞,这是‘冲破世俗偏见的结合’——他们打破了长久以来的世俗眼光,嫁娶随心,为己立心,为后来人作出表率;为想要女外男内的少部分群体争出了一片天。直把这对新人结婚合籍的立意无限拉高。‘女子挣钱养家、当家做主’、‘立女户’这样的事情,已经开放不少年了。但即使朝廷主动推广,也不见得人人都能接受,但若是有一则典范事迹出现并广为流传,大多数人们都会将其当做稀奇事,听上一句说上一嘴。时间能冲刷一切腐朽,当又有人想这么做了的时候,这个人人都知道的先例会帮他们减少许多阻力。因为无偿转载,很长一段时间里,许多小地方新出的报纸都会拿着这事儿刊印宣传,使得这个故事经久不衰,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故事之一。外界议论纷纷之时,刘府却一片萧瑟低沉。尤其今天。因为今天那高娘子,提着聘礼带着媒人上门提亲了!看这架势,竟是准备从纳采开始,六礼一项一项地过。高娘子专门挑了沐修日,刘太师被堵了个正着。此刻,高娘子一路敲锣打鼓地停在了刘府门前,直把门房吹懵了,结结巴巴去通报了他们老爷。这个时节刚入冬不久,百姓们基本都清闲了下来。高娘子这一番大动静,直接让刘府成为这一片甚至一整个街区的焦点。门前的阵仗这样大,这些天好不容易才做好心理建设的刘太师猛地一个心梗,原地做了半天的心理建设,才手脚僵硬地朝着正门口走去。吹打了好一会儿,高娘子才见到正主,但她却丝毫不恼。先是挥手暂停乐队,接着大气行礼,而后声音洪亮字字清晰道:“小女高惠娘,见过刘大老爷。”“前些日子,小女为帮刘二公子逃脱索命贼人,自愿和刘二公子签了婚契。”“是以,今日上门提亲来了。”报纸上也是这么报道的:传闻刘二公子为了寻棵好木,误入偏僻之地,竟撞上了亡命好色之徒,偏带的人手不足,差点丧命野外;命悬一线之时,恰好带着商队和镖师去上香的高娘子途径此地,靠着人多势众威慑住了歹人,救出了刘二公子……那报纸上说得可详细嘞,不少人都能兴致勃勃地从头说到尾。报纸上的消息还新鲜热乎着呢,人们难得见到故事里的主人公就在自己身边,一时间人群无声聚集,各个竖起耳朵,深怕错过半点事情发展。门前高惠娘的声音还在继续:“虽当时是权宜之计,但如今刘二公子确实已入了我家户籍,与我合籍。”“小女子更是不能做那薄情寡义之人,怎么也得将该给的全给小公子补齐了!”“苍天在上,半点不敢委屈刘郎。”说到这里,她顿了一下,似娇羞又似感慨似地继续开口,“刘郎是我一路从城外抱回来的,当时不少人都看着了。”“硬要不认,一句当真风流,做个笑谈便结束了。”“但一来,小女子不想让刘郎承担此等轻佻骂名;二来,我一个女儿家,当街亲昵后却无意成亲,岂不更是贻笑大方,徒惹人说嘴!”她越说越从容,甚至连刘廷双身边人都安排上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瑶瑶有期 枕边恶语 我的朝朝+番外 我们新人记者向来横冲直撞+番外 暴富从给秦始皇做历史直播开始+番外 将军的醋坛又翻了 被迫和前驸马复婚后+番外 智者永不浴爱河+番外 那个经常请吃饭的年上+番外 圣武奇侠传 两不厌 (历史衍生)给汉武帝讲我的男神霍去病+番外 豪门阔少觊觎情敌的第七年+番外 开局一把刀,修为全靠抢 穿成残疾黑月光的渣妻后+番外 私有春天[先婚后爱] 困在时间里的她 掌上娇娇/娇骨 退婚后清冷影后火葬场了 楚宫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