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章 高老爷子一(第1页)

第六章高老爷子

江皋尽日唯烟水,君向白田何日归。楚地蒹葭连海迥,隋朝杨柳映堤稀。

津楼故市无行客,山馆荒城闭落晖。若问行人与征战,使君双泪定沾衣

《送皇甫冉往安宜》——唐李嘉祐

“欲归还小立,为爱夕阳红”,夕阳已经悬在半空中了,就像圆盘一般。它照在人脸上,人的脸仿佛镀上了一层金子;它照在绿树上,绿树就好像擦上了一层油,显得更加翠绿了;它照在水面上,河水就浮光跃金,似乎一颗颗神奇的小星星闪闪发光。渐渐地,夕阳或许是受了鼓舞,越发的精神了,它周围的一切也因此变幻出无穷的魅力。夹在小河和那片闲塘中间的高家的小屋被夕阳折射出的光洒上了一层特殊的金灿灿的色彩,仿佛将人带入了仙境一般;闲塘四周的那片杂树林也好似抹上了一层淡淡的油,愈加翠绿诱人了,沿着村庄流淌的那条小河,此时也有了别样的感觉,静谧而不乏温馨……

高家的小屋是典型的苏北的民居,传统的三间正屋,堂屋和东、西两间房,在东房的正面也就是正屋的东首建有两间屋,一间厨房一间放粮食和农耕用具的储藏室,微微翘起的屋脊角,镶着万字吉祥图案的青瓦装饰,门檐也装饰着烧刻了避水塔图案的青瓦,祈祷风调雨顺,另一侧是一条鱼的图案,寓意连年有余!老房子自然会有一些老的习惯,屋里有树枝挂钩,挂起装食物的篮子,以防被老鼠或其他小动物偷吃;窗檐下的照妖镜,驱凶辟邪,人畜平安!边墙一角有专门为猫进出而制作的通道,称为“猫道”,古时候的人与动物还是相处和谐的,此设计实在是非常的人性化!这种民居都有冬暖夏凉的作用,在苏北的农村里也是比比皆是。

厨房里,高泽的妈妈林佩云正在准备一家的晚饭,韭菜炒鸡蛋、红烧鲫鱼、豆腐羹,还有一大碗黑鱼汤,菜比较简单,但也是那时候农村的正常生活状况。“妈妈,我饿了,我要吃饭!”高泽小大人似的背着双手慢慢悠悠的晃进了家门,一见桌子上摆放的晚饭菜,也没洗手,也没用筷子,直接来了个二指禅,迅速的从盘子里夹了一大块炒鸡蛋飞快地塞进了嘴里,嘴里还不忘大声地的叫唤着。

“你这小子,饿死鬼投胎的呀,教你的规矩都不记得了吗?”一个低沉而威严的声音响了起来,高泽神情一滞,缩了缩脖子,叭哒叭哒嚼着的嘴也停了下来,“坏了,让爷爷看到了,这下又要挨罚了。”别看高泽才三岁,可是“仁、义、理、智、信”这些可是从一生下来就让爷爷给灌输了,用高老爷子的话说,虽然是农村的小门小户,但是规矩是一点也不能马虎,就连高泽小小孩童也不行,错了就得挨罚,罚什么呢,抄书写字背文章。“先吃饭,吃完饭给我背‘三百千’‘弟子规’,明天还要罚写宋高宗的《行书千字文》,听到了吗?”慈祥而又正色危言的声音让人无法拒绝,高泽调皮地吐了吐舌头,腆着脸笑嬉嬉的撒娇:“爷爷,爷爷,‘三百千’我都会背的,《弟子规》,《音律启蒙》,《增广贤文》,《论语》也早就会了,您要是不信,我背给您听,好不好?”高泽的话让高老爷子一愣,继而面露惊喜之色,用有点颤抖的声音问道:“真的吗,这些你都会了?可不能撒谎啊。”高泽自信满满地说:“爷爷,您说吧,先背哪个?”“《增广贤文》背背看。”

“好的,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路遥知马力,事久知人心。两人一般心,有钱堪买金…………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谈。点石化为金,人心犹未足。信了肚,卖了无。他人睍々不涉你目,他人碌碌不涉你足。谁人不爱子孙贤,谁人不爱千钟粟,奈五行不是这般题目。莫把真心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富。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兄弟相害,不如友生。合理可作,小利莫争。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欺老莫欺少,欺人心不明。随分耕锄收地利,他时饱暖谢苍天。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官有正条,民有私约。闲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幸生太平无事日,恐逢年老不多时。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池塘积水须防旱,田地深耕足养家。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不愁月影斜。奉劝君子,各宜守己,只此呈示,万无一失。爷爷,这个是上集背完了,还有下集呢?”高泽学着干爷教他时候的样子,摇头晃脑的流利的背了下来,一旁的高庆林和林佩云都直愣愣的呆望着他,一脸的不可置信,“那你再背背下集,我对着书再听听,好孩子,别急,慢点背,背完就吃饭!”高老爷子完全就是惊喜交集,自己的孙子简单不可思议,难道我高家出了个传说中的“神童”了,祖宗有灵啊!后继有人,大仇得报了……

高泽隐下了刚才的嬉皮笑脸,一脸认真平静的神情,那有半点三岁小孩的稚嫩之气,轻声细语,宛若黄莺的童声又响了起来:“前人俗语,言浅理深。补遗增广,集成书文。世上无难事,只怕不专心。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金凭火炼方知色,与人交财便知心。乞丐无粮,懒惰而成。勤俭为无价之宝,节粮乃众妙之门。省事俭用,免得求人。量大祸不在,机深祸亦深。善为至宝深深用,心作良田世世耕。群居防口,独坐防心。体无病为富贵,身平安莫怨贫。败家子弟挥金如土,贫家子弟积土成金…………好汉莫被人识破,看破不值半文钱。狗咬对头人,雷打三世冤。不卖香烧无剩钱,井水不打不满边。事宽则园,太久则偏。高人求低易,低人求高难。有钱就是男子汉,无钱就是汉子难。人上一百,手艺齐全。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生就木头造就船,砍的没得车的圆。心不得满,事不得全。鸟飞不尽,话说不完…………男人有志,妇人有势。夫人死百将临门,将军死一卒不至。天旱误甲子,人穷误口齿。百岁无多日,光阴能几时?父母养其身,自己立其志。待有余而济人,终无济人之日;待有闲而读书,终无读书之时。此书传后世,句句必精读,其中礼和义,奉劝告世人。勤奋读,苦发奋,走遍天涯如游刃。爷爷,爷爷,下集也背完了,可以吃饭了吧?”“好,好,好孙儿,天佑我高家呀,好,好泽儿,吃饭,吃完饭,爷爷给你个好东西玩,好不好?”高庆林一脸的激动和欣慰,饱经风霜的脸上留下的刀刻般的皱纹仿佛都被喜悦给熨平了,此刻的高老爷子分明只是一个五十挂零的“中青年”而已,那双深褐色眼睛里的无尽沧桑也被突然而至的惊喜变得安祥清澈起来。

高泽一听说有好玩的东西,顿时来了劲有了动力,两碗米饭就着鸡蛋、红烧鱼和鱼汤一会儿就顺下了肚子,用手抹了下嘴,就站在爷爷的边上,盯着爷爷的筷子和嘴,恨不能就去帮爷爷把饭给吃了才好呢。不知是高老爷子因为岁数大了,牙口不好吃饭慢,还是今天故意的逗高泽开心才慢慢吞吞的细嚼慢咽,看在一旁火急火燎的高泽眼里可就急坏了,爷爷这不是故意的调味口吗?“爷爷,你快点嘛,快点吃嘛!”听高泽没耐心的催促,高老爷子无动于衷的扫了他一眼,仍然慢腾腾的剔着鱼刺,喝着鱼汤,任凭高泽这小子在一旁急在了热锅上的蚂蚁。鱼刺折腾了好一阵,鱼汤喝了两大碗高老爷子才结束了晚饭,站起来擦了嘴洗了手才对桌子旁一脸急色的高泽说了一声:“臭小子,看你这猴急猴急的样子,没点出息,跟我过来吧!”听到这一声,高泽好似如蒙大赦的松了一口气,低眉顺眼的跟在爷爷身后进了爷爷的房间。

注:“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又叫“三家村”,是我国传统开蒙教育的第一书,知名度极高,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三百千”之中以《三字经》为首,称为“经”,以《千字文》垫底称为“文”。当然,在文字难度、知识水平、文学素养等诸方面,《千字文》要求高。没有一定的文字学基础和文化素养,对《千字文》是既读不懂,也欣赏不了。从时间上来说,《千字文》成文于六朝时期,出现的最早;《三字经》成文于南宋末年,直到元朝才开始流通,明清时期才流传开来。

在教学的顺序上是《三字经》第一,《千字文》最末。其中的道理,一是先简后繁,这很好理解;二就是“经”与“文”的根本区别。经者经舆大道,是天下车马行人经行的必由之路,引伸义就是规律、原理、原则与方法。自古以来,圣人的书叫做经典,因其讲述的是恒常不变的宇宙真相,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所以有四书、五经等经典。《三字经》既敢称为经,而且被千古传颂,这就非常耐人寻味了。

《千字文》是用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编纂而成的一篇韵文,词藻华丽,语言优美,文学价值极高,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三字经》则不然,它“字有重复,词无藻彩”,即不讲究对仗,语言也不甚优美。但《三字经》朴实无华,用极简洁通俗的白话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大道理,这就非常难能可贵了。因此“三百千”中最难理解的是《三字经》,最难讲的也是《三字经》,没有丰富的学识、没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仅仅凭借文字是绝对无法理解经义的。相反,随着阅历的增加与人生经验的积累,对《三字经》的理解会越来越深,以至越到晚年越喜欢《三字经》,这也是为什么来听《三字经》讲座的老年人很多与《千字文》同理,《三字经》也是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文化史,但《三字经》不受文字限制,用通俗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真正是“淹贯三才,出入经史”,全文用典极多,全篇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清人王晋升就称《三字经》是“蒙求之津逮,大学之滥觞”;清人贺兴思称其是“一部袖里《通鉴纲目》也”;近人章太炎也称赞《三字经》“其启人知识,过之《急就章》与《凡将篇》之比矣……今之教科书,固勿如三字经远甚也”。

《三字经》很早就传到了日本与韩国,清朝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三字经》被译成俄文流传到俄罗斯,此后陆续被译成英、法等多种文字。1990年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字经》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向全世界发行。可见这部书早已不属于中国人专有,它已经走出国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了。

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之道,贵以专。」,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弟子规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道家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此书集结了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涉及社会伦理、道德、法律、姓氏、自然常识等。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增广贤文》也不例外。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必然打上那个时代的印记。不少内容反映了封建伦理和道德观念,甚至带有明显的封建迷信、宿命论的色彩;有的内容以个人为中心,反映了当时及时下人们普遍存在的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思想;有的反映了在当时乃至当今社会制度下小市民阶层得过且过、畏缩苟安的心理和避祸厌世的消极人生哲学;有的在当时社会不失为对社会现象的正确反映,今天已失去了借鉴的意义;还有一些内容含义比较模糊,或者只有片面的真理性,如果不做正确的理解,就会变成错误的东西。这些都是不符合时代精神的,我们要在阅读时采取批判的态度,明察扬弃,批判继承,吸取其有营养的成分,古为今用。

本文由小说“”阅读。

雪月  我的作家梦  天龙经  武逆春秋  火影之路在何方  守卫爱情  斗界主宰  鬼事录  七界邪皇  创世玄帝  吞天武皇  窃天  绝代警察  美女神图  极品医师  极品驭兽师  暴走狂尸  洪荒第八圣  女神的全职兵王  灭天神卷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之赵小涵向前冲

重生之赵小涵向前冲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既然有幸重来,我的人生自己做主!重生主调女主强势善良不圣母,男主深情专一不自大!温馨甜蜜的爱情做甜品,美好的校园生活做调味,蓬勃发展的事业做主菜!欢迎喜欢的亲踏坑,暖暖扫榻欢迎!本书的群56282164小涵年华似锦(水水提供)验证方式您的起点V号,未按要求验证起点ID者拒入暖暖铁杆群128254219(洛花欲舞蝶亲创办)本群欢迎真心喜欢暖暖喜欢小涵的亲加入,加入时需要全额粉丝截图,否则拒入!感谢本书的封面设计念爱爱...

我成了一本功法秘籍

我成了一本功法秘籍

我成了一本功法秘籍,好多人都想上了我啊呸,是好多人都想修炼我!按照剧本,无数人打生打死争夺我,但都没抢到我,随后一个清秀的少年出现了。他是一个大家族的少爷,曾经是天才,但现在陨落了。他有一个未婚妻,但未婚妻退婚了。他还有一个青梅竹马,但青梅的家族很惊人,将青梅抓回去了。然后清秀少年无意中得到我,在我送宝物送功法送美女的帮助下,一路装逼打脸,废柴逆袭,走上人生巅峰,夺回了公主,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等等好像哪里有些不对啊,这剧本怎么有些眼熟?—新书期间,急需收藏推荐支持,请诸位道友顺手先收藏一下!书友群459711984...

韩娱之我们结婚了

韩娱之我们结婚了

本书是娱乐文,不涉及其它任何因素,希望大家抱着一种娱乐的眼光来看!才华横溢的作曲家,国民企业的继承人,那一面才是真实的他?和少女时代的允儿一起参加我们结婚了节目,是为了敷衍家族安排的相亲还是真心爱上了这个小鹿般的姑娘?以姐夫妹夫的身份和少女时代的交往中,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为KARA,T-ARA创作歌曲,会不会引起少女们的嫉妒?这本书没有太多大家都看过的黑海,综艺,全收三件套,只有简单单纯的爱情故事。如果大家这种类型的韩娱看多了,可以过来看看本书。不熟悉韩娱的读者也可以留下看看,或许您会喜欢这种风格!本书现在新书期,您的每一个收藏都很宝贵。每一个路过的朋友,请随手点一下收藏本书,您不经意间的支持,将会给我很大的帮助。ampltpampgt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韩娱之我们结婚了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ampltpampgt...

异能修武

异能修武

江城来到了一个古代修武世界,系统+异能+武功,当官经商经营门派当董事长,搞科研改善生活条件,有时候客串客串城管,有时候客串武功医生,找找武功漏洞,下副本捡点原版武功秘籍,更多的时候,生活是用来享受的!最后的破碎之路在何方?一个生病的武修世界,会被江城调理成什么样子?拭目以待!书友群3764507欢迎大家莅临指导!...

我的冰冷大小姐

我的冰冷大小姐

用错了毛巾,姐姐告诉我她怀孕了...

灭世魔帝

灭世魔帝

穿越异世成冒牌城主,拥有五百里领地,一个国色天香的姐姐,两位数的情人女友。还要振兴一个风雨飘摇的家族,作为一个大三男生,兰陵感觉到压力山大。身怀妖星的他,竟可以直接吞噬别人修为占为己有,而他穿越异世的...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