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九章 秦汉学术(第1页)

第一节 学校

古代士大夫之学,出于与宗教相合之哲学及官守;民间之教育,则随顺习俗,以前辈之所知所能者,传诸后辈;《先秦史》第十五章第二、第四节已言之。东周以降,社会之等级渐平,人民之好学者日众,士大夫所专之学,渐次被及于氓庶,此乃自然之势,无可遏抑。秦始皇帝及李斯,顾力反之,而欲复诸政教合一之旧,于道可谓大悖。汉兴,除挟书之律,设学校之官,既逢清晏之时,益以利禄之路,于是乡学者益众,学术为士大夫所专有之局,至此全破矣。此实古今政教之一大变也。

《汉书·武帝纪》:建元五年,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诏曰:“盖闻道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1)大常其议与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儒林传》载弘议曰:“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史记》作殷曰序,周曰庠。其劝善也,显之朝廷。其惩恶也,加之刑罚。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繇内及外。今陛下昭至德,开大明;配天地,本人伦;劝学兴礼,崇化厉贤,以风四方,大平之原也。古者政教未洽,不备其礼请因旧官而兴焉。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大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郡、国、县官《史记》作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常《史记》作当。与计偕,诣大常,得受业如弟子。一岁皆辄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中,大常籍奏。即有秀才异等,辄以名闻。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而请诸能称者。”《史记》作“而请诸不称者罚”。制曰可。案《贾山传》:山祖父祛,故魏王时博士弟子;师古曰:“六国时魏也。”《董仲舒传》曰:“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则博士故有弟子,此时特官为增置耳。故公孙弘议言得受业如弟子,《本纪》言学者益广也。《儒林传》又云:昭帝时举贤良文学,增博士弟子员满百人。宣帝末增倍之。元帝好儒,能通一经者皆复。数年,以用度不足,更为设员千人。成帝末,或言孔子布衣,养徒三千人,今天子大学弟子少。于是增弟子员三千人。岁余,复如故。平帝时,王莽秉政,增元士之子得受业如弟子,勿以为员。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乙科二十人为大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补文学掌故云。《本纪》:元帝初元五年,诏博士弟子毋置员,以广学者。永光三年,复博士弟子员。以民多复除,无以给中外繇役。此先汉大学之大略也。

《汉书·礼乐志》言:成帝时,犍为郡于水滨得古磐十六枚,议者以为善祥。刘向因是说上:宜兴辟雍,设庠序。成帝以向言下公卿议。会向病卒。丞相、大司空奏请立辟雍。案行长安城南。营表未作,遭成帝崩。群臣引以定谥。及王莽为宰衡,欲耀众庶,遂兴辟雍。《平帝纪》:元始四年,安汉公奏立明堂、辟雍。《萧望之传》:望之子由,元始中作明堂、辟雍,大朝诸侯,征为大鸿胪,会病不及宾赞是也。《王莽传》云:莽奏起明堂、辟雍、灵台,为学者筑舍万区。《儿宽传》云:武帝封泰山,还登明堂,宽上寿曰:“间者圣统废绝,陛下发愤,祖立明堂、辟雍。”《河间献王传》:来朝,对三雍宫。《注》云:“三雍,明堂、辟雍、灵台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中元元年,初起明堂、灵台、辟雍。《儒林传》云:中元元年,初建三雍。《文献通考·学校考》谓“据《礼乐志》,则辟雍王莽时方立。武帝置博士弟子员,未尝筑宫以居之也。然考儿宽所言,与河间献王事,则似已立于武帝时,何也?盖古明堂、辟雍,共为一所。武帝时,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上令奉高作明堂汶上如带图,案见《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同。《汉书·武帝纪》:元封二年,秋,作明堂于泰山下;《地理志》:泰山郡奉高,有明堂,在西南四里,武帝元封二年造,即此。然《志》又云:琅邪郡不其有大一仙人祠九所及明堂,武帝所起,则武帝所作明堂,尚不止奉高一处也。奉高,今山东泰安县。不其,今山东即墨县。修封时以祠大一、五帝。儿宽所指,疑此明堂;意献王所对,亦是其处;非养士之庠序也。”案马氏谓儿宽所登为奉高明堂是也,谓河间献王所对亦其处则误。《汉书·艺文志》,有《献王对上下三雍宫》三篇。胡三省《通鉴注》谓对三雍之制度,非召对于三雍宫,其说是也。然马氏谓辟雍非养士之所,武帝置博士弟子,未尝筑宫以居之则是矣。《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四年,初起大学。

(2)中元元年,初起明堂、灵台、辟雍。《翟酺传》言:明帝时辟雍始成,欲毁大学,大尉赵熹以为大学、辟雍,皆宜兼存,故并传至今,尤显见其为二事。马氏又言:“徐天麟《西汉会要》言:《三辅黄图》:汉辟雍在长安西北七里,恐即王莽所立。又言大学亦在长安西北七里,有市有狱,岂即辟雍邪?或别一所邪?”《案黄图》所云大学,疑即王莽为学者所筑舍。马氏又引鲍宣得罪下狱,博士弟子王咸举幡大学下,曰:欲救鲍司隶者集此下,诸生会者千余人,谓“此亦西都已立大学之一证,当考”。案自王莽已前,虽未尝为学者筑舍,然博士弟子,亦必有受学之处,此所谓大学,当指其地言之,特其所在不可考耳。马氏又以建武已立大学,而班固尚言庠序未设为疑,则汉人言庠序,皆指地方之学,不足疑也,见后。

《后汉书·儒林传》云: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漏逸。先是四方学士,多怀挟图书,遁逃林薮,自是莫不抱负坟策,云会京师。于是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毛,毛字衍,见第三节。《礼》大、小戴,《春秋》严、颜,凡十四博士。大常差次总领焉。建武五年,仍修起大学。案《纪》云四年,盖四年修起,五年成。中元元年,初建三雍。明帝即位,亲行其礼。坐明堂而朝群后。登灵台以望云物。袒割辟雍之上,尊养三老五更。飨射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事在永平二年,见《本纪》及《续书·礼仪志》。其后复为功臣子孙,四姓末属,别立校舍。《明帝纪》:永平九年,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注》云:“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以非列侯,故曰小侯。”《张酺传》:永平九年,显宗为四姓小侯立学于南宫,置五经师,酺以《尚书》教授。又《和喜邓皇后纪》:元初六年,大后诏征和帝弟济北、河间王子男女年五岁四十余人,又邓氏近亲子孙三十余人,并为开邸第,教学经书,躬自监试。尚幼者使置师保。朝夕入宫,抚循诏导,恩爱甚渥。搜选高能,以受其业。自期门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经》章句。匈奴亦遣子入学。《樊宏传》:樊准上疏云:匈奴遣伊秩訾王大车且渠来入就学。济济乎,洋洋乎,盛于永平矣。建初中,大会诸儒于白虎观,考详同异,连月乃罢。肃宗亲临称制,如石渠故事。顾命史臣,著为通义。又诏高材生受《古文尚书》、《毛诗》、《豰梁》、《左氏春秋》。虽不立学官,然皆擢高第为讲郎,给事近署。孝和亦数幸东观,览阅书林。及邓后称制,学者颇懈。时樊准、徐防,并陈敦学之宜。又言儒职多非其人。准疏言:“今学者盖少,远方尤甚。博士倚席不讲,儒者竞论浮丽。忘謇謇之忠,习戋戋之辞。”于是制诏公卿,妙简其选。三署郎能通经术者,皆得察举。自安帝览政,薄于艺文。博士倚席不讲,朋徒相视怠散。学舍颓敝,鞠为园蔬。牧儿荛竖,至于薪刈其下。顺帝感翟酺之言,乃更修黉宇。凡所造构,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试明经下第补弟子,增甲乙之科员各十人。除郡国耆儒皆补郎、舍人。事在永建六年,见《纪》。阳嘉元年,帝临辟雍飨射。《左雄传》:雄上言:宜崇经术,缮修大学。帝从之。阳嘉元年,大学新成,诏试明经者补弟子,增甲乙之科员各十人。除京师及郡国耆儒年六十以上为郎、舍人、诸王国郎者百三十八人。本初元年,梁大后诏曰:大将军下至六百石悉遣子就学。《质帝纪》:本初元年,令郡国举明经年五十以上七十以下诣大学。自大将军至六百石,皆遣子受业。岁满课试。以高第五人补郎中,次五人大子舍人,又千石、六百石、四府掾属、三署郎。四姓小侯先能通经者,各令随家法。其高第者上名牒,当以次赏进。案四府,谓诸大将军、大尉、司徒、司空也。每岁辄于乡射月一飨会之,以此为常。《注》:《汉官仪》曰:春三月、秋九月习乡射礼,礼生皆使大学学生。自是游学增盛,至三万余生。然章句渐疏,而多以浮华相尚,儒者之风盖衰矣。

《三国·魏志·文帝纪》:黄初五年,立大学。制五经课试之法。置《春秋穀梁》博士。《王郎传注》云:《魏略》以董遇、贾洪、邯郸淳、薛夏、隗禧、苏林、乐详七人为《儒宗》。引其《传序》曰:“从初平之元,至建安之末,天下分崩,人怀苟且。纪纲既衰,儒道尤甚。至黄初元年之后,新主乃复始,扫除大学之灰炭,补旧石碑之缺坏,备博士之员录,依汉甲乙以考课。申告州郡:有欲学者,皆遣诣大学。大学始开,有弟子数百人。至大和、青龙中,中外多事,人怀避就。虽性非解学,多求诣本或作请误。大学,大学诸生有千数。而诸博士率皆粗疏,无以教弟子。弟子本亦避役,竟无能习学。冬来春去,岁岁如是。又虽有精者,而台阁举格大高;加不念统其大义,而问字指、墨法、点注之间;百人同试,度者未十。是以志学之士,遂复陵迟,而来求浮虚者各竞逐也。正始中,有诏议圜丘,普延学士。是时郎官及司徒领吏二万余人,虽复分布,见在京师者,尚且万人,而应书与议者,略无几人。又是时朝堂公卿以下四百余人,其能操笔者未有十人。多皆相从饱食而退。嗟夫!学业沈陨,乃至于此。是以私心常区区贵乎数公者,各处荒乱之际,而能守志弥敦者也。”《杜畿传注》引《魏略》言:乐详,“黄初中征拜博士。于时大学初立,有博士十余人。学多偏狭,又不熟悉。略不亲教,备员而已。惟详五业并授。其或难解,质而不解,详无愠色,以杖画地,牵譬引类,至忘寝食。以是独擅名于远近”。盖能如是者寡矣。案前汉大学,颇多孤寒之士。如儿宽诣博士受业,贫无资用,常为弟子都养,及时时间行佣赁,以给衣食;翟方进西至京师受经,后母怜其幼,随之长安,织履以给;王章学长安,独与妻居,疾病卧牛衣中皆是。

乔家大院  合约皇后  狼厅  逃爱太子妃  提堂  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  关系千万重  神秘高跟鞋  民国那些范儿  在植物大战僵尸的那些岁月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民国那些腕儿  唐朝大历史  极乐诱惑:太平天国的兴亡  地北天南叙古今  万历十五年  去趟民国:1912-1949年间的私人生活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再丑也是驸马  

热门小说推荐
狩魔之刃

狩魔之刃

ampquotampgtampltmetapropertyampquotogimageampquotcontentampquotltimgsrcquotquotborderquot0quotgt...

异世邪尊

异世邪尊

穿越者燕离在异界重生,随他一起穿越的混元古卷也随之苏醒,更获得一柄可吸收他人鲜血提升修为的邪灵剑!混元古卷,邪灵剑,且看燕离如何成为一代邪尊,当然,成就巅峰的路上。大荒宫343013657(欢迎加入)...

破天武神

破天武神

一个毫不起眼的轮盘!一个两世为人的少年!  万年前的一切将慢慢的浮现在世人的面前!!!  韩凌风,一个江湖上的仁义侠客,却穿越到一个无法修炼的废物身上。看他如何靠着一个神奇的轮盘完成废柴的逆袭,在这片陌生的大陆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以武破天,以武成神!  本书读者群273614505,希望大家有什么建议可以和残阳在这里交流!...

重生之炮灰女的逆袭

重生之炮灰女的逆袭

村里姑娘王巧珍,被未婚夫退婚,受尽了村里人的嘲笑进城嫁人之后,前未婚夫还在继续欺骗她,让她沦为不知廉耻的小三在耻辱和痛苦当中悲苦的度过了一生,最后凄惨而死。一觉醒来,她竟然发现自己又重生了!这让她激动又欣喜。她发誓,这一辈子要好好的为了自己活一次!...

猎杀鬼子兵

猎杀鬼子兵

关于猎杀鬼子兵故事讲述李强这个最痛恨鬼子的特种兵穿越到了抗日战场,附身于八路军中一个叫李强的战士身上。李强发挥自己的特长英勇猎杀鬼子,经历无数场恶战后,声名大起,见到当时敌我双方力量的悬殊,萌生了创立八路军特种兵的念头,并得到了作为团长的亲哥哥的支持。训练出了一个排的特种兵。正是这一个排的兵力成了当时鬼子的眼中丁,肉中刺。最后这个排的特种兵力不断的壮大,变成一个连一个营,最后变成一个团。随着李强领导的八路军特种兵不断壮大,和鬼子之间的战斗也在特种兵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升级,打的鬼子是闻风丧胆,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一段历史神话。(每天保底三更,不定期爆发,喜欢猎杀鬼子兵的朋友们,希望大家多支持,顺手都给投上几张推荐票吧谢谢!!!)...

最妖孽

最妖孽

出身天龙寺的妖孽武僧永生,还俗去祸害都市的故事。永生大师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贫僧想要空一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