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部分(第1页)

我对杨奔先生说的第一句话是:“哦,我们神交三十六载,今日第一次见面”。

杨奔先生已经白发苍苍,虽已退休,仍笔耕不缀,出版新著《外国小品精选》、《苍南历史人物》,发表了一百多篇散文。

十年之后──1997年4月,我又一次和妻子一起,从上海前往妻子的老家温州平阳张家堡探望,然后前去苍南看望杨奔先生。杨奔先生由于夫人故世,已从龙港镇搬到灵溪镇女儿家居住。这一回和杨奔先生见面,竟然“挖”出了一段令人惊叹的“缘分”:

我的妻子姓杨,乃温州平阳县张家堡人氏,而杨奔先生也出生在这个村子里。我从妻子的祖屋后门沿河走了一百多米,村里人告诉我,那里就是杨奔先生的旧居!我的岳父杨悌,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家中藏书甚丰。杨奔先生年轻时,常到我岳父的书房里小坐,并且向我岳父借书。我走访村里的杨氏宗祠,从杨氏家谱中查出,杨奔与我妻子家还是亲戚呢。按照家谱排辈,我应是杨奔先生的叔叔!

然而,在我十一岁的时候,这一切都无从说起!

当我见了杨奔先生,说起我们之间的这段奇特的缘份时,他哈哈大笑起来。

县志里要收入我岳父的小传,这小传由杨奔先生撰稿……

我十一岁时发生的这段故事,不仅决定了我这一辈子将以写作为业,而且竟为十一年后我的婚姻也带来奇特的缘分!

写诗“发烧友”(1)

猛然,听见一声“呜”的尖叫,一个黑色的庞然大物喘着粗气,呼哧呼哧地驶过来。我扔下手中的行李,奔了过去,瞠目注视着那蒸汽机车……

那是在1957年,十七岁的我,头一回离开温暖的家,温暖的故乡──温州,坐长途汽车来到金华,从金华转火车前往北京。那时候的长途汽车不是用汽油,而是烧木炭的。汽车背着一个煤气发生炉,炉子里烧着木炭。一边是清清的瓯江,一边是陡峭的山崖,长途汽车在崎岖的黄泥公路上艰难前进。

我从未见过火车,一到金华,头一回见到那呼啸而来的火车,一时间兴奋无比。

就这样,在无限兴奋之中,我在金华乘火车,远涉千里,来到了首都北京,来到了北京大学。

兴奋很快就过去,接踵而至的便是想家。四周的一切,全是陌生的:人是陌生的,地方是陌生的,就连那饭菜也是陌生的……特别是一进校门,便上“阶级斗争第一课”──投入“反右派运动”。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的我,从未见过批斗会,从未见过大字报,从未领略过那政治暴风雨。我日夜思念着海滨那座温暖的小城,思念着那个温暖的家。

到了北京大学之后,我收到父亲写给我的第一封信。我至今保存着这封信。信封上写着:

北京市

北京大学第三十斋第三一二室

戈悟觉同学转

叶永烈同学亲启

浙江省温州市铁井栏第八号叶志超寄

1957,9,20发

父亲写的信封,把收信人、寄信人的地址,都写得清清楚楚,连发信的日期也写上。当时,我刚到北京大学,住址未定,所以信是寄到戈悟觉那里转的。

父亲在信中写道:

“烈儿:自你离温后,你在金华、在上海、在济南寄来的明信片均已收阅。9月19日上午接你於9月14日夜写的信,藉悉你沿途一切都好并安抵北京,业已晋校,家中大小欣喜若狂……”

父亲在信中提醒我:

“你今后写信封,必须将受信人及寄信人的地址、姓名详详细细写出,切勿如这次信封仅有‘北京大学十一斋叶寄’,今后必须写‘北京市OOO北京大学OO斋OO室叶永烈’,这样写邮局拣信快万一寄不到,也可退回寄信人也,希留意。”

从那以后,我写信封,都注意把“受信人及寄信人的地址、姓名详详细细写出”。写信时,在信末也养成署年、月、日的习惯——后来,我才明白写明年份非常重要,不然过了好多年之后,就弄不明白那封信是什么时候写的。

离家愈久,思念愈切。平日,学业很忙,从早到晚,时间表上塞得满满的。最怕是放寒暑假。同学们一个个走了。宿舍里变得空荡荡的。只有我留下来了,留在那空无一人的宿舍。因为我的家远离北京,由于父兄蒙冤,原本很宽裕的家庭经济变得异常拮据,我靠着助学金能够念大学已经很不错了,而回家简直是幻想和奢望──虽说学生那时只用买半票,可是我连半票都买不起!

写诗“发烧友”(2)

空荡荡的宿舍,空荡荡的心。“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唐朝大诗人李白《太原早秋》中的诗句,成了当时的我的写照。我终于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寄托,排遣那作为异乡异客的可怕的孤独感和空虚感:我埋头于写作!

那时的我,成了写诗“发烧友”。我的衣袋里,总是放着小本本。不论是走在路上,还是躺在床上,一有“灵感”,就赶紧掏出小本本,记了下来。看见飞鸟,看见小草,看见日出,看见落叶,都会激起我的诗情。

虽说进入北大之后,我读的是化学系,可是我却加入了中文系的“红楼诗社”。在那些“发烧”的日子里,我竟写了一千多首诗。

我不断地给各报纸、杂志投稿。我的小诗,绝大部分如飞雪入水,不见踪影,可是也有时偶然溅起了涟漪,发表了。我的小诗不仅登在《北京大学校刊》上,也上了《北京日报》、《湖南文学》之类“大报刊”。

那时,我在参加修建十三陵水库劳动,写出了《好样的“保姆”》一诗,先在工地广播站广播,不久在1958年5月7日《北京日报》发表:

───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女同学组成了“赵一曼连”,在十三陵工地紧张的劳动之余,还帮助民工看孩子,获得好评。

她自己还是个大孩子,

却把看孩子的任务担负。

昭君艳史演义  益智录  道教 佛教 唐帝国  李陵传奇之风云乍起  牧仙  禅武空间  鹰雁搏  扬州八怪传奇(下卷)  星破凌空  丘吉尔传  修了毕业率为零的无情道  三只鸳鸯一对半3  手握万千灵魂,我在末世封神!  第一福晋  破产前夕,我激活超级军校系统  江山愿  迷失的兵城1  [黑篮]药不能停  无耻奴  快穿之云华真君圆满之旅  

热门小说推荐
我是一只妖

我是一只妖

放开那妹子,让我来!话音未落,我就被人射到了墙上醒来的时候,我已经不是人了。我变成了一个人妖哦不,半妖我可以一拳打碎墙壁,还可以看到女孩子额,鼻血要流下来了。我该何去何从?用这力量帮助人类管理世界,还是拼命的争取权力,掠夺财富,将一切踩在脚下?其实,我只是想过平凡生活而已,泡个漂亮妹子,组一个幸福的小家庭...

绝世无双:至尊小狂妻

绝世无双:至尊小狂妻

绝世无双至尊小狂妻由作者君风影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绝世无双至尊小狂妻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本宫要梳洗打扮

本宫要梳洗打扮

据说凌熙对慕可可是一见钟情,再见倾心,不过慕可可不相信,因为当时的她身着维尼熊睡衣,手上提着垃圾袋,而且还披头散发,眼睛红肿,眼角残留着眼屎,脸颊上还有因前一晚贪吃而冒出来的小痘痘,这一惨不忍睹的妆容,凌熙会一见钟情,他要不要这么惊悚?在凌熙的不懈努力下,两人终于在一起了,可之后,凌熙时常反对慕可可化妆,美名其曰不愿让其他男人看到慕可可的美貌,从而注意到慕可可。可如今的女人,哪有出门不化妆?故慕可可要反抗,熙哥,本宫要梳洗打扮!...

浅爱成瘾

浅爱成瘾

顾亦然这辈子犯过三个致命错误,一是走错房间,二是睡错对象,三是搞错老婆。直到某天意外在路上捡到萌娃一只,他的字典里才出现绝望二字。某顾你应该管我叫爸。某娃摇头不对,你是妈妈的哥哥,我该管你叫舅舅。...

无限透视

无限透视

是天降大运!还是命中注定!为何叶帆桃花不断?看叶帆如何驰骋都市!...

娱乐皇

娱乐皇

不一样的年代,不一样的娱乐,重温香港那黄金岁月!!!李毅华怎么走出香港电影衰落的困局,带着香港电影走向世界!ampltpampgt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娱乐皇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ampltpampgt...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