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纪念李慎之先生(第1页)

1

我不懂弄电脑,无缘上网,仅凭可买卖的报刊了解世事,实在只好做半个盲人。

《南方周末》编辑小磊一天来电话,说李慎之先生因肺炎住院,已是弥留时刻,快不行了;又告说准备做纪念的事,说是许多朋友都答允写文章,问我是否想到要写?我答说与李先生之间没有私谊,反倒有过两次“笔墨之争”,虽然内心始终怀有尊敬,但毕竟对先生知之不多,还是让别人去写吧。隔了几天,突然记起这件事,便拨通《周末》的电话,询问李先生的病况。适小磊不在,接电话的是诗人杨子,答话似乎颇诧异:你不知道吗?老人去世已经好几天了。时间又过去了一周,我仔细查找报章,仍然看不到相关的报道。传媒的沉默,使我顿时感觉到李先生的份量,心里随之变得重坠起来。

2

《顾准文集》出版后,知识界躁动一时。后来见到《顾准日记》,使我从中发现顾准的某种复杂性,深感一个民族的具体的时代环境可以怎样限制一个人的思想高度,于是写了一篇短文《两个顾准》,发表在《南方周末》上。不久,上海《文汇读书周报》刊出李先生回应的文章,题为《只有一个顾准》,明显反对我的意见。我接着发表《再说两个顾准》,反驳了李先生。有关李先生的情况,其实当时已经有了所谓“南王北李”的说法,只是我跟知识界很隔膜,不得而知罢了。记得为此曾经特意打听过,及致后来读了《中国的道路》,对李先生的道德文章,才算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

然而,在这之后,《书屋》杂志发表了李先生致舒芜先生的信,却使我很有点失望。其中诸如否定革命,反对斗争,扬胡抑鲁等一些重要的观点,我以为是错误的,有害的,于是照样以公开信的形式写了驳难的文章,仍投《书屋》。发表前,主编周实先生特意寄给李先生过目,征求他的意见。李先生随后给编辑部写了一封信,周先生在电话里给我念了其中部分的内容,态度非常友善,毫无反辩之意,只是说我没有注意到他的关于个人主义主张的一贯性,还特意让周先生他们转告,希望我能集中精力做一篇关于个人主义的专论。

从前读李先生的文章,总感觉到一种“霸气”,这时,才知道他原来是一位温厚的老人。

3

李先生一生没有专著,这在所谓的学术界中显得很特别。我在读《中国问题》的书稿时,见到李先生亲自撰写的个人简介,谓是“无职称,无著作”,说得很坦荡,甚至有点自得,使我暗暗佩服。这种淡泊名利的态度,在今天的“学人”中间,大约已经不可得见了。

在我看来,李先生其实是重行不重言的那种人,要说言,也多述而不作,要说作,也都以“用世”为任,并不把“学理”悬作最高价值,为学术而学术。他坦承道:“我不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更不是一个做学问的人”;又说:“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学者。”他重思想而轻学术,重思想家而轻学问家,这个倾向是明显的。由于李先生始终关注的是人类存在本身,因此在所有思想中,他最看重政治思想,因为政治是带根本性的,对人类的自由生存有着直接的影响。他认为,中国人近百年来最难改变的就是政治思想,所以强调说,任何学术必然有一个“政治上的大方向”,政治标准是判断学术的重要标准。以鲁迅著作为例,他把《阿Q正传》置于《中国小说史略》之上,标准就在于政治思想的贡献。何谓“政治”?在这里,政治决非权力或权力者的替身。李先生的解释很浅显,譬如是赞成民主与科学呢,还是专制主义呢?这就是政治。所以他会说这是学术的“大方向”,并且确信,只有通过这个方向,才可以看到学术里面有没有现代精神。这种认识,在大队儒雅的学人中间也是少有甚至于没有的。

4

知识分子与政治思想相联系的结果,便是启蒙。

启蒙是一个把“有用”的知识和理念“用”起来,即转化为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中介性工作。对此,学者的看法当然大为不同。在他们看来,知识本身就是目的,“学理”只能纯粹而又纯粹。一般说来,他们是看不起有用的东西的,因为那样未免太俗;要说有用,也只能用于个别的人物和地方,譬如为学术小圈子所激赏,或者做“王者师”。学者的“特殊”就在这里。所以,看待学者,有时似也不必太迂,以为提出“反启蒙”,便一定是学理出了问题,于是起而辩正,甲乙丙丁,不一而足。其实,许多标榜学理的说话都是在学理之外的。无庸讳言,李先生大半生都在做“王者师”。从四十年代起,在新华社专事编辑“大参考”,作为“意识形态专家”,把资产阶级新闻过滤、转换以后给高级官员使用;右派生涯结束以后,官至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成为最高领导人的“智囊人物”之一。在他那里,到底没有完全摆脱“王者师”的情结。但是,从李先生晚年所做的实际工作来看,他的立脚点已经转向社会上来了。就他个人来说,这叫暮年变法,是一个了不起的转折。

他表白说,他最想做一个大学校长,还多次提起“当一辈子中学公民教员”的夙愿,想到为青少年编一本《公民读本》,那意向都在启蒙。他强调说:“救治专制主义的唯一出路,就是启蒙,就是以近三百年来作为人类历史主流正脉的自由主义取代专制主义。”因为志在启蒙,所以他的论文不像一些学者那样故作高深,玄之又玄,而是力求深入浅出,透彻明白。像托尔斯泰一样的大作家,躬身写作给农民阅读的小册子,中国从来是没有的。至于学术,框架是科学的,问题是社会的,价值是普世的,语言是大众的,哪一位学者愿意做,而且可以做呢?这不仅需要学识,更需要道德和责任。在当代中国,至少我知道,还有一个李先生。

至于有些被称为“学术权威”者,往往厕身于权力与学术之间,或者像鲁迅形容的那样,脚踏两只船,或者将学术径直转变为权力。从经院到沙龙到大小会议,他们极力营造小圈子,打进来,拉出去,不惜使用市侩乃至政客手段,赶造传记,刊布日记,甚至连无名小报廉价吹捧的广告文字也给塞进去。不学有术,饱学亦有术,学术并用,大抵术大于学。李先生怀抱天下,心志高远,自是远离这些趋附权势巧取名位之辈而安于独守,恰如《史记》写他本家李广将军的传赞说的那样:“桃李不言”。

5

顾准自称是“西方主义者”。依我看,李先生也是这样的一个西方主义者。

在中国,李先生是最早意识到全球化问题,并极力倡导全球化研究的少数先觉者之一。在讲说全球化历史时,他指出,苏联的解体便是信息全球化瓦解一个封闭社会的结果,可见全球化意涵着波普说的开放社会的理想。在他那里,现代化和全球化是同一个词,代表着人类的主流文化,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大课题。

在阐释现代化的时候,李先生一再强调五四提出的两个口号:民主和科学。由于一种问题意识的导引,他着重指出,“科技”一词不能代表科学,正如“法制”不等于“法治”一样。他说,其实并无科技一词,这是自造的,是中国“酱缸文化”的表现,缺乏对人的关怀,缺乏为求知而求知的精神;这样,诸如“科技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类的时行论调,在李先生这里便成了问题。他有理由作如下推断:国人对科学与人本思想的关系的认识,并未超出清末民初时期。

关于民主,李先生习惯把它同自由和人权联系起来加以探讨。他说:“民主的价值归根到底是个人的价值,所以民主主义者必须要以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为出发点。”他对自由主义特别推崇,多次指出自由主义是“最具普遍性的价值”,“最有价值的一种价值”。据说,直到去世前,他还向人要有关杨朱的材料,寻找个人主义的本土资源。在许多学者那里,自由与民主是对立的,而李先生总是力图把两者统一起来。在著名的1957年,他正是因为“大民主”的建议而成为钦点的“极右分子”,失去长达二十年的个人自由。因此,与其说这是学理上的一种整合,无宁说是出于深受伤害的中国人的锥心之痛,是源自生活逻辑的结论。

自由从根本上说是属于个人的。李先生说:“自由的要求最终来自每一个人的内心。自由是每一个人天赋的权利。”对于多数人的暴力,即所谓“群众专政”,对于假民主之名对个人自由的扼杀,李先生始终保持着一种警惕。他认为,自由主义可以有多种解释,既是一种学说,一种经济思想和社会哲学,也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但是他更愿意从生活态度方面去理解,并且把它视为“正确的公民意识”。这种个人本位的,个人主义的自由,是美国式民主的基础。李先生承认,他说的现代化与陈序经、胡适的“全盘西化”口号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所以有时也称之为“西化”,甚至“美国化”。对于现代性以及相关的许多主义的解释,李先生并没有像其他学者那样绕弯子,那样陷于形式主义繁琐主义混乱主义的讨论;他的解释,也许被认为并不那么准确、完整、规范,但是“丹青难写是精神”,他恰好把其中的精神给把握住了,那就是我们常称的“人文精神”。而在他的求知和启蒙工作的过程中,同样贯穿着这种精神。

也许,正是人文精神,使李先生痛恨专制;更有可能的是,由于深味了专制的荼毒,他才像需要水和空气一样需要人文精神。李先生有文章破解“封建主义”一词,以为在中国历史上的使用是不恰当的,应改作“专制主义”。此说虽然不是他的发明,但是至少表明了他的关切程度,念兹在兹,刻骨铭心。他敏感于非人性的现象,敏感于封闭、愚忠、奴隶主义,敏感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权的缺失,多次提到“人的尊严”问题;为此,对捷克由作家而总统的哈维尔甚为心仪,赞扬哈维尔是“我们时代杰出的思想家”,“一位促成了后极权主义结束的思想家与实践家”,指出哈维尔“最大的功绩在于教导人们如何在后极权主义社会尊严地生活,做一个真正的人”。

沉默的大多数  唧唧复唧唧:小世界的俗与真  天外的乡愁  微晕的树林  父与子  周恩来传  水蛇腰  朗润集  我在兽世修仙  桥的故事  风月有痕  回到隋唐当皇帝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欧洲近二百年名人情书  没有什么了不起  赋得永久的悔  智慧书-处事经典  姚文元传  玄学王妃算卦灵,禁欲残王宠上瘾  孤独的异邦人  

热门小说推荐
隐婚溺宠:总裁的萌妻

隐婚溺宠:总裁的萌妻

他是B市最权利滔天的男人,也是最神秘莫测的男人,更加是她的老公!一纸协议,她成为人妻,开始隐婚同居的生活。婚后生活苦不堪言,老公大人有点儿冷,还有点儿渣。当他频频与当红女明星传出绯闻时,顾善决定跟他划清界限喂,我们离婚!离婚协议书当场被男人撕成粉末。顾善抓狂爆走,却又无可奈何。次日传出当红女明星被经纪公司冷冻雪藏,遭到全娱乐圈封杀的新闻,更有独家爆料人称女明星有眼不识泰山,惹恼商界大佬的太太,从此事业中断,被打入冷宫。顾善傻眼总裁大人不是渣男吗?怎么摇身一变成忠犬老公了?...

大凤雏

大凤雏

来到汉末,成为了庞统的哥哥,诸葛亮的同窗,庞山民的压力很大。且看庞山民,用另类的手段,改变三国的气运!...

一夜惊喜,总裁乖乖就擒

一夜惊喜,总裁乖乖就擒

一夜惊喜,他以为只是黄粱一梦,却不曾想到有了老婆还有孩子。一个有苦难言,一个不满不爽。结婚吧。结就结。从此开始了鸡飞狗跳的生活。当他爱上她,却没想到,她竟然丢下他,跑了。再度归来,她成了万千男人追捧的赌城五小姐,无数高富帅保驾护航,而他只能看着流口水,有老婆却不能睡。阴谋,诡异,手段,她都可以轻易化解。老婆,跟我回家吧。她听了,淡淡一笑,指着一排男人他们都想跟我结婚,你嘛!排队吧。排第几?倒数第一。他怒了,他宫俊泽的女人,还被这么多男人虎视眈眈,直接打包扛回家。...

狐言浅浅

狐言浅浅

浅浅这是一个白富美的故事。倾城白富美?哪里?浅浅指着自己我哪里不白,身份高贵的我哪里不富,哪里不美了?倾城看了看浅浅你也就从里到外的白。富和美,我怎么也没看得见。浅浅...

[重生]爽文人生

[重生]爽文人生

做爽文的主角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把日子过成翔的秦舒能用无数个三字回答不知道没试过都是泪问别人以及想试试!如果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小说的话,那么属于秦舒的那本一定是又渣又虐的扑街文。早恋毁了名声,成绩一落千丈,眼见家庭衰败却无能为力,最后落了个苦苦挣扎艰难求生的下场。她欠自己也欠至亲太多,要是能重来,她一定会擦亮眼睛避开所有沟壑陷阱,绝对不再重蹈覆辙。于是乎,当她真的重生回到07年的时候写写写!赚赚赚!考考考!赢赢赢!拼拼拼!忙忙忙!奋斗奋斗再奋斗的日子便开始了。从失败者变成人人敬仰艳羡的强者,这一次,她要做这爽文人生的唯一主角。观前指南有不符或偏差,权当是文内设定,倒不负责,亮了重生这技能的姑娘运气一般不会太差公告本文将于6月5号入V,入持正版是对作者最好的鼓励,感谢。基友的文...

重生之大文学家

重生之大文学家

这个世界有点不对劲儿!这个世界不太完整!我所带来的,就是这个世界的缺失的部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