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来自米利都的思想家,对我们来说,主要是提供了一句话(在半圆中的任何一个三角形,它的顶点均为直角)而出名的:某些历史学家把他说成是哲学的鼻祖,但这是不恰当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或许是最后一个:事实是,这位来自米利都的思想家,作为贴近实际的生活智者实际是告别了哲学。在他之后,出现了大系统学家。出现了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样的“教授”,给我们留下了学术巨卷,使我们—— 保持对他们的敬意—— 不禁要提出一个问题:“上天保佑,谁又能把它们都读完呢?”而泰勒斯却相反,他是一个善于给予简短和机智答案的大师。而这正是我们应该在这个高谈阔论的时代里向他学习的东西:在我们的生活里,还是有不少问题,可以用简短的方式说明的。
毕达哥拉斯:和谐就是一切
生平
很难说毕达哥拉斯的一生实际是如何度过的。因为关于他虽然有无数的传说,但却很少有确切的根据。我们所知道的只有:他出生于萨摩斯岛上一个金匠的家庭。后来,他在埃及的教士那里学习数学,在加勒底人那里学习天文,在腓尼基人那里学习几何。波斯的宗教创始人扎拉图斯特拉曾给他讲过,一切均来自善恶之间的斗争。毕达哥拉斯显然想积极进入这场斗争中去体验生活,于是返回萨摩斯担任独裁者波吕克拉特斯的老师。后者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海盗和奴隶贩子。然后他又去了意大利的克罗顿城,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联盟—— 最终以独立的哲学家和数学家的身份进入了公众的视线。由于他的联盟还干预了政治,所以,遇到不少麻烦。最后,毕达哥拉斯被逐,逃进了一座庙宇,据说也死在那里。
朋友
毕达哥拉斯是一个伦理学家,这样的人虽然会有很多崇拜者,但在一般情况下却没有朋友。没有人真正亲近他,而作为联盟的创始人也很少能够获得其他哲学家的宽容。例如亚里士多德也只是顺便提到他,而且不屑地谈到“所谓的毕达哥拉斯分子”。
敌人
毕达哥拉斯把人分为两个阶级:有权获取“知识”的数学家和只允许聆听的闻声者(Akusmetiker),后者只是在被允许去的情况下才可以聆听。这样一种精英思想,必然会引发妒忌和反感,特别是那些被排除在外的人。促使他的联盟被驱逐的,正是帮派中的一个弟子。
女人
有关毕达哥拉斯与女人的实际关系,我们知道的很少。在独裁者波吕克拉特斯统治的时代,内宫的某些嫔妃很可能和他有过接触。但在一般情况下,毕达哥拉斯一向主张节欲,但不仇视女人。他的联盟甚至接受女弟子。毕达哥拉斯联盟的女弟子,在哲学和文学上得到和在社会及家庭事务中同样的教育,这样的女性是古希腊理想的妇女典型。像克劳迪亚·席费尔那样的女人在他那里是没有机会的。
思想体系
我们知道毕达哥拉斯,主要是通过他的a2 + b2 = c2定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数学公式。但他并不把数学当成目的本身或者有限的专业知识。他更把它纳入他的哲学的中心地位。他坚信:每一个生灵后面必有一个固定的数,和一切自然现象一样为一个更高级的逻辑所控制。一把轮擦提琴琴弦长度和音乐中基本和弦间的固定比例(八度为1:2,五度为2:3,四度为3:4)的发现,极其深刻地影响了毕达哥拉斯,使他认为上帝是伟大的工程师,自然界是被数学的和谐法则所控制:“什么最聪慧?数字。什么最美?和谐。”
对毕达哥拉斯来说,数字和和谐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把它们用于治疗目的。于是,篆刻在银盘上的魔法正方形,据说就可以预防黑死病、霍乱和性病了。
毕达哥拉斯的特色
毕达哥拉斯之所以是古代最知名的思想家之一,不仅是因为他提出著名的勾股定理,还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制造传奇的专家。他的联盟具有秘密组织的性质,只有很少的人可以加入,他的弟子只有在学习五年之后,才能第一次和他们的老师见面。而且,在他们的谈话中,永远不许提到“毕达哥拉斯”的名字,而只能说“Autos epha”(他亲自说过)— 就像在基督教的经文中出现上帝时,只能使用大写的“他”一样。而且,毕达哥拉斯十分在意他哲学体系的绝对正确,不允许被质疑。当他的一个弟子想承认无理数存在时,由于这同毕达哥拉斯的数字和谐论相违,所以大师用诅咒惩罚了他。而且这个诅咒竟然得以应验:那个叛逆弟子在一次航海中沉船身亡。毕达哥拉斯是否在背后做了手脚,我们不得而知。
给我们今天带来了什么?
没有毕达哥拉斯的公式,就没有数学。然而,他的凡物皆数的理论,却使我们今天无所适从。在飞机场,仍然需要出示预防注射白皮书,而不接受篆刻魔法正方形的银盘。和谐和美与数学有关,今天仍然获得认可。如果我们去看一幅油画,画家如果在其中忽略了几何平衡,我们就会感到很别扭。如果在吉他上乱弹,声音不纯,错位的弦无法发出正确的音调,就会使我们的耳朵发痛。科学家们发现,最有魅力的面孔,是特别对称的线条,也就是“正确的数”的比例。这就是毕达哥拉斯的和谐理论给我们的启示。下一次参观博物馆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是很值得的。
。。
释迦牟尼:千万不要太执着!
生平
释迦牟尼王子诞生于一个高贵的家庭中,他骑马出巡,目睹了世上的苦难,疾病、贫困和死亡,幡然决定出家修行,以求彻悟,于是成了乞丐和隐士。他效仿其他苦行僧为了求得凡世的解脱屏弃呼吸,暴晒于烈日之下,最后通过辟谷几乎丧失性命。但真正的彻悟却是在找到了“中道”之后才得以实现:他不再把自己的身体看作是敌人—— 而是吃饱放松坐在菩提树下。这时他才发现,人的生老病死均是因为有了求生的欲望而产生,因此,要想从中得以解脱,只能通过无欲无求,最终在涅槃中升华。经过几番反复和疑惑,他终成正果,成了佛陀(觉者),组建了“僧迦”(僧团),传播自己的学说。释迦牟尼终年80岁,是在他一次改变素食习惯,吃了一顿猪肉后不久圆寂的。
朋友
佛陀是处理人事关系的大师,他善于在“僧迦”中保持平和,不施加任何压力。对他最重要的是,他的弟子们均在公开中行动,因为:“大雨会使包裹起来的东西变腐,但显露在外面的东西却不会。”
敌人
同其他宗教创建者一样,佛陀在他的发展进程中也一再遇上敌手。但他从来不会对他们表示愤怒和仇视,因为他知道,正是这些情感造就了无谓的求生欲望,最后只能制造痛苦。而且,敌手所以成为敌手,说到底也不是他们的责任:“因为一切状态均受其他状态的制约,然后再去制约另外的状态,自我制约是不存在的。只要认识到这一点,我就不会去仇恨任何事情,因为那只不过是我的意念而已。”这听起来很合乎逻辑。但这种态度是否也?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历史直播:我的观众是老祖宗 我是你妻主(女尊VIP完结) 我和三叔 三声脚步 倾君侧·等皇的女人 我不想再女装啦 重生之星辰背后 圣战洪荒 剩仙翻身记 我来到女儿陆地 云芷复仇记 江湖奇门录 拒绝女神扶贫后,解锁混沌级基因 控场时代 海贼王之轮回再现 爸比别躲开 崩坏召唤 镜媒 宋辽明珠 我在恐怖副本时代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