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请佛祖来相助。
余者碌碌有何功。
难翻如来五指山,
西行正果难重重。
途中曾遇兕牛怪。
脱缰偷出兜率宫。
二人斗法难相胜,
老君挥扇又囚中。
天帝若用此人才,
大圣安敢闹天宫。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西游记》第一回中,这样说道:“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此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这是开篇点题之说,意思是劝人为善,人人而善,即成至治的社会,这与《二郎神搜山图歌》:“我闻古圣开鸿蒙,命官绝地天与通。轩辕铸镜禹铸鼎,四方民物俱昭融。”的观点相同,如何能达到至治呢?首先是度不善之人,魔由心生,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若人心无魔,即争利之魔,这社会自然不治而治了。这取经一行,都是“不善之人”,究竟如何不善,在《西游记》一百回中写道:(佛祖)遂叫唐僧等近前受职,如来道:“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扳依,秉我迦持,又乘我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旆檀功德佛。孙悟空,汝因大闹天宫,吾以甚深法力,压在五行山下,幸天灾满足,归于释教,且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猪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帅,为汝蟠桃会上酗酒戏了仙娥,贬汝下界投胎,身如畜类,幸汝记爱人身,在福陵山云栈洞造孽,喜归大教,入吾沙门,保圣僧在路,却又有顽心,*未泯,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沙悟净,汝本是卷帘大将,先因蟠桃会上打碎玻璃盏,贬汝下界,汝落于流沙河,伤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又叫那白马:“汝本是西洋大海广晋龙王之子,因汝违逆父命,犯了不孝之罪,幸得皈身皈法,皈我沙门,每日家亏你驮负圣僧来西,又亏你驮负圣经去东,亦有功者,加升汝职正果,为八部天龙马。”
这些“不善之人”要去完成一个艰苦的取经之路。这取经之路正暗合作者宗旨,在《西游记》第八回中,如来说道:“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巨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文中所说的四大部洲指古时中国人的地理世界观,他们认为世界是由四大部洲构成。南瞻部洲就是中国及中国周边区域。明李贽也在《西游记》第二回总评中讲:篇中讥讽南瞻部洲人极毒,鞭策南瞻部洲人亦极慈,曰,着此衣穿此履,摇摇摆摆更不曾有道,见得南瞻部洲人只会着衣穿履摇摆而已,并未尝有一个为道者。”
这也说明了一点,就是作者对南瞻部洲的讽刺,因为“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所以孙悟空学道之后,还要渡人。在《西游记》十二回中说道:“见前的善众僧人,都讲的是‘小乘教法’却不知‘大乘教法’如何?”
在中国的佛教文化中,分南北路线,南传的佛教又称藏传佛教,是为小乘教;北传的佛教为大乘教。这两教虽然都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可二者的宗旨却不一样:小乘教主要宗旨为渡己,重在内在修为,自善其身。大乘教主旨为利他,普度众人。这不正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嘛!
小大之辨
《西游记》旨博而深,词微而显。有学者认为《西游记》为收放心之寓。如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引用明人谢肇浙之文:“《西游记》、、、、、、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意之驰,其始之放纵,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归于紧箍一咒,能使心猿驯服,至死靡他,盖亦求放心之喻。”这个观点也非毫无道理。把孙悟空比作心猿,猪八戒比作欲望,一个人的欲望离不开“食色财禄”四则。猪八戒可爱又可笑,它正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欲望。艰难的取经过程也是一个人克制自己的欲望,修炼自己意志的过程。
大凡古人写书,亦劝人收心为善,只因善恶到头终有报。
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一回中有诗写道:“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曹雪芹在《红楼梦》亦有一篇脍炙人口的“好了歌”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古人感叹人生苦短,产生了衡量生死的价值观,如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也曾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丽诗篇。
面对生与死的哲学话题,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写孙悟空有感而发,出海访求仙佛神圣之道。及借孙悟空的爬云返复不上三里远近与神仙朝游北海暮苍梧,一日之间四海游遍,说明这小大之辨的道理。如何能达到这种境界呢?这心若是逐利之心,那便小了。这心应该是做事的恒心、信心,心有多大,路就有多远。当然,去西天十万八千里路程,孙悟空一个筋斗就可以过去,可是还得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向西天来,达到修行的目的。
巧合的是,孙悟空的两个师傅都这样规劝过孙悟空,在《西游记》第二回中:孙悟空卖弄本事,祖师批评他说:“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在十六回中因为孙悟空炫耀袈裟,唐僧也和孙悟空说:“古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入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汝是个畏祸的,索之而必应其求可也。不然,则殒身灭命,皆起于此,事不小矣。”
无独有偶,箕子因为看到了纣用象牙筷子吃饭,而论断商必亡,箕子说:“用象牙筷子必须要用玉碗来相配,这玉碗必须得盛甘美的食物。吃到甘美的食物就要穿华贵的衣服,穿上华贵的衣服就得住在豪华的宫殿,住进豪华的宫殿就得需要绝美的女色,欲望是没有止境的,百姓就加重负担,人民会怨望,国家也会因此*。”
这正是诠释了“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句话。有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当时明王朝处在“笑语相媚,妒异党同,蝇营鼠窥”的黑暗*的社会中,处处人情世故,文中的“你求我,我求他,他求你。”不也正是人情的写照吗?
作者本身具有傲岸放浪的性格,对世风的卑劣污浊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自己又“平生不肯受人怜,喜笑悲欢气傲然。”鲁迅也曾提及:“承恩本善滑稽,他讲妖怪的喜,怒,哀,乐,都近于人情,所以人都喜欢看!这是他的本领!
不错,正是吴承恩用滑稽的小说笔法,成就了中国人家喻户晓,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 猎人 ) 杀手家族 (综漫同人)[黑篮+家教]菲尔 我的桃花美人债 玄幻:投放万界,草鸡变凤凰! (综同人)[综]拐走萌夫 红楼小婢 邪者横行 所罗门的伪证 寂静的山河 欲望之岛:幻岛 你是晴天,你是天 人生难得穿越一回_ 妖魅饲养人最终章(耽美灵异) 秦歌 大嘴话水浒 清穿 歧途 封鬼少女 于界中,未入界 时有钱好好花 悟性逆天,从娘胎开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