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
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湖水把金色的古刹与塔影袅袅摇晃,太阳正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如同燃烧的火球一样——“水摇金刹影”这句,也是历来传颂的名句,甚至被后人盛赞:简直可以和孟夫子的代表作“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相媲美!
全诗也是风格明快,描写精当,可见青年李白的风范,也是他早年五言古诗的代表作之一,“霜催橘柚黄”一联分明就是后来“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的发端了。
这首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可也没毛病,加上李十二白的老朋友王昌龄大叔在此,更加会为老友“抬轿子”。
众人争论的点,并不在于这首诗好不好,而是李白明显有一首诗比这首诗好得多。
还是那首《送孟浩然之广陵》。
可是,当这首诗被提名出来时,却引发众人哄堂大笑!
虽然诗名中有“广陵”,诗句中也有“扬州”——
可说实话,跟扬州关系不大啊!
写这诗时,李白不在扬州,孟浩然不在扬州,都是在江夏。
这里选的可是“扬州”的诗!
下次要是江夏排“十大佳作”,还是引用此首吧!
可是,以龚公子为代表的一方反对这种“教条主义”的观点。
不在扬州,就不能写扬州相关的诗了吗?
“烟花三月”已写尽扬州春日美景了!
“陈苌陈十一郎也没来过扬州,那他写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我还打算把他提名进来呢!”龚子业据理力争,引起他的基友们一片叫好声!
“二十四桥?陈苌?”王昌龄听了这一句,心中赞叹,十分惊异,若有所思地打量着陈成——这可比今早当他和刘谞面写的那两首出彩多了!
看来这小子在自己面前,还是有意藏拙啊!
王大叔看陈成的眼神,既有欣赏,又有“嫉妒”,这小子啊……
陈成只能冲王大叔拱拱手,表达自己扮猪吃虎的“歉意”。
龚子业双方争执不休,但在小陈看来,他更愿意站在龚子业这边。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也没有去过岳阳楼,就凭着自己的想象洋洋洒洒地一挥而就,都是“想当然”写的嘛!也不影响后世岳阳楼把他的名篇镌刻楼上,还把“会背岳阳楼记免费登楼”当成一种旅游营销。
苏轼在黄州,明知道所在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的故地,却还是《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套组合拳来一遍,搞得后人“文武赤壁”都会纪念一番,清人王煦还调侃说:“不是当前两篇赋,为何赤壁在黄州”。
李白好歹真的畅游过扬州,也写过诗文,把他在武汉写的这首算过来也不算过分,大不了各取一半,“故人西辞”归属给黄鹤楼,“烟花三月”归属给大扬州嘛!
一定要在扬州写的诗才算,那正好,李白还有一首在扬州送人去武汉的诗——
《送储邕之武昌》。
正好和送孟夫子的那首是倒过来的。
可惜,不出名啊!
如果这些都还没有说服力的话,那小陈可以说在后世,你们提名的那些诗,包括李白的“水摇金刹影”,21世纪的很多人都不熟悉,大家去扬州,还真的就是冲着《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这四个字!
因为在古代来说,扬州名诗的代表人物李白、杜牧、徐凝(这是谁?)可以三分天下,再加上一个姜夔。
到了现代,可能就只剩李白了,因为只有他这首所有人都会背。
哪怕是杜牧,那么多扬州名诗,都不一定是全民都会,更不要说“只知其诗,不知其人”的徐凝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三国:开局签到克虏勃,雄霸天下 武侠世界从厂花开始 从吞噬开始的变强之路 外挂系统之无限 生人禁地:诡仓 冷少来袭:老婆,太撩人 穿书后剧情被我整崩了 都市之神明代言人 仙君,今天捉鬼吗 大唐布武 玄幻说书人,开局震惊四座 我靠反诈系统傍上了女主 土地爷:神格模拟器 志异道人 剑折 我在古代办妇联竹凌沈麝月 我要飞升 我在春秋不当王 看着我睡长命百岁 秦风沈清婉黄雅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