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普普通通的四个字,可以说是小陈这代人对扬州最深的记忆,也让大家认为此时的扬州最美。去扬州旅游的人,都集中在阳春三月来到扬州,外地牌照大大超过本地“苏K”牌照。
所以啊,“你们这些古人”,还真是低估了这首诗的影响力,高估了后世人的文化水平啊!
僵持不下,众人只能将这首名作暂且搁置,继续提名其他诗作了。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在李白、骆宾王、孟浩然等诸多大家的诗作都被提名出来后,那些原本还想着现场作诗扬名的青年诗人,一时间高山仰止,望洋兴叹!
这些人实在是太变态了吧!
今日如此多“珠玉在前”的情况下,仍然敢现场作诗的,恐怕只有“七绝圣手”王昌龄前辈了吧?
但凡事总有例外。
在众人又为时人祖咏的《泊扬子津》和河东黜陟使孙逖《扬子江楼》同一题材的孰高孰低争论不休时,一声清亮的吆喝打破众人的喧闹:“我有一诗,不知可否入榜?”
众人寻声看去,见一瘦削青年,身旁携带一高大肤黑的侍从,一脸儒雅随和的笑意!
“绍生!”陈成双眼瞪大,不过在这里见到他跟香炉,也不意外。
毕竟是他自己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么。
只是莫说十万贯,怕是十万钱也没有——
反倒是小陈,文武双修,这几日虽未达十万,好几万是有的,否则又怎能把颁奖礼办得如此气派?
小陈离绍生和香炉远一些,暗中观察这俩人又要捣什么鬼。
是不是仍是老套路,剽窃孟夫子的诗词招摇撞骗呢?
在场的人也有认识绍生的,毕竟他有“无敌江左”之名。
只不过咱扬州是在“江右”或者“江北”,不在“江左”啊!
小卜不知道绍生的底细,微笑问:“阁下如何称呼?是要提名哪首诗么?”
“不错!在下绍生——”绍生微微笑道:“窃以为,我这首,比他俩的更好!”
全场哗然!
现场争执的这两位,可都不是泛泛之辈!
祖咏是洛阳人,少年便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和小陈老爸陈兼同是开元十二年的进士,名气却要比小陈老爸大许多,与王维老师是多年的好友。他的《终南望余雪》堪称“应试作文”的典范,少有的名垂千史之诗。
孙逖跟他相比,就更加“神童”了,开元二年,进士刻,哲人奇士,手笔俊拨,三科第一,真正的“连中三元”,成为朝野尽知的少年状元,以后又中又高中文藻宏丽、贤良方正二科,可以说,凡是考试没有他考不过的,当之无愧的“大唐考神”!
15岁让雍州长史崔日用引以为忘年之交,当朝宰相张说看其文拍案“心醉“,并命儿子张均、张垍去拜访求教,李隆基也要召见奖掖!他多次主持贡士考试,选拔出未来的宰相杜鸿渐,大书法家颜真卿,李华、萧颖士、赵骅都是名垂后世的大家。
这二人在此,在场的王昌龄就算执笔,也未必敢断言必胜,这狂生竟然说他的诗比这两位更好?
是我耳朵有毛病呢,还是阁下心智有毛病呢?
具体这两首诗,分别是这样的:
祖咏《泊扬子津》
才入维扬郡,乡关此路遥。
林藏初过雨,风退欲归潮。
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
客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
孙逖《扬子江楼》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在古代办妇联竹凌沈麝月 生人禁地:诡仓 大唐布武 我在春秋不当王 秦风沈清婉黄雅秦云 仙君,今天捉鬼吗 都市之神明代言人 看着我睡长命百岁 我靠反诈系统傍上了女主 土地爷:神格模拟器 冷少来袭:老婆,太撩人 三国:开局签到克虏勃,雄霸天下 穿书后剧情被我整崩了 从吞噬开始的变强之路 志异道人 剑折 武侠世界从厂花开始 玄幻说书人,开局震惊四座 外挂系统之无限 我要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