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龙腾小说网>别说你懂小孩子:我们该怎样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 第四章 智力从哪里开始从哪里得到(第3页)

第四章 智力从哪里开始从哪里得到(第3页)

实验中,主试向被试呈现任务时,使用了三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向不同的儿童提出。第一种呈现任务的方式具体直观,给被试在实验桌提供实物杠杆,让儿童通过具体的杠杆以直觉行动的方式完成任务。

第二种方式,较为抽象,给背时呈现的是画出有关物体图形的图画。即在纸上画有相关的杠杆,是儿童不能通过接触实际的杠杆解决问题,只能通过图画呈现的杠杆形象进行思考。

第三种方式最为抽象,实验者不给被试提供任何工具与图片信息,仅仅是通过口头语言的描述向被试布置任务。这对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很高,要求被试在言语的抽象水平上进行思考。

结果实验者发现,不同年龄的儿童解决问题的水平不一样。小班儿童大多只能在第一种问题形式下解决问题,及他们大多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而中班和大班儿童则逐渐能够解决第二种与第三种形式所提供的问题,也就是说明他们逐渐形成在语言水平上进行抽象思维与问题解决。

3.3实验结论:儿童的思维是具体到抽象逐步发展

从实验结果中,实验者得出结论。

结论:儿童的思维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是具体到抽象逐步发展的过程。

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研究很多,在皮亚杰和梅钦斯卡娅的研究之后,人们通过实验和观察,认为在整个儿童期,儿童的思维都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是在儿童中期以后,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3.4教育策略:怎样看待儿童思维的发展规律

通过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及后人研究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1)对年幼儿童的教育适量具体形象化。

从理论上来看,儿童的思维发展经过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而且经过研究,在整个儿童期基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从原则上来讲,对年幼的孩童应该以具体形象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能够促进孩童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有些儿童也有可能因为父母从小引导的好,思维水平也较高一些。对于这样的孩子,则可以视孩子的发展水平进行适当的、抽象一点的教导。

(2)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水平。

到一定年龄阶段后,儿童的抽象思维就开始发展,家长以及教育者趁机适当的培养其抽象思维能力。这样有利于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说像实验中一样引导孩子通过非具体形象的方式解决问题,锻炼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

4.帮你的孩子进行类比

心理观察:类比推理实验

4.1聪明的孩子

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前些天,他看到动画片中的小人站在凳子上拿高处的物品,今天居然就学会了搬着凳子去拿自己想要吃的零食。这真是一种令人惊奇的学习能力!

其实这不仅仅是一种学习能力,还是一种类比推理能力。也就是通过一个已知的问题的解决答案,解决相似问题的推理能力,是一种从特殊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推理。

孩子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将会帮助孩子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同时也在解决问题中思维水平逐渐提高,变得更加的聪明。

但问题是,儿童的类比推理能力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们来看看一系列实验,顺便寻找一下我们想要的结果。

4.2心理实验:孩子的类比推理能力

实验一

1987,杨玉英和朱法良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展开了关于儿童类比推理能力发展的研究。

该项实验由三个分实验组成,三个分实验分别为:配盘、挑盘和组盘。实验材料是一个有着三层抽屉的箱子和10个盘子。箱子的抽屉中分为多格,里面共装有92个不同色、形、质的几何体。而10个盘子则是用来放置几何体。

在配盘实验中,实验者首先当着儿童的面,按照某种规则在10个盘中的其中几个盘子放上几何体,然后要求儿童通过观察验者在盘中放置几何体所遵循的规则,补上余下盘中所缺的几何体。

挑盘实验是实验者按照不同的规则在盘内放置不同的几何体,但是10个盘内有些盘是按照相同的规则配置的几何体。实验对被试的要求是,要求他们参照主试所挑出来的一个或者多个盘,在剩余的盘内挑出具有相同的拼配规则的盘。挑盘实验是配盘实验的深入。而组盘实验则要求儿童在更大范围内灵活运用规则。

结果发现,大多数的4岁幼儿只能根据盘中几何体的表面属性完成操作任务;近半数的5岁幼儿则能依据盘中放置的几何体的两种或三种属性完成操作任务;而6~7岁幼儿中则绝大多数都能依据所放置的几何体的三种属性完成操作任务。

从这个实验结果中,实验者的出这样的实验结论:4~7岁儿童的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但是该实验结果还是不能够证明孩子的类比能力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的。所以我们再来看看86年,布朗他们做的一项相关研究。

实验二

在该项研究中,实验者选取的被试是3-5岁的儿童。实验中,实验者首先向被试讲了一个故事:

精灵要带着宝石越过墙并把宝石装进一个瓶子里。精灵把一块纸板卷成筒,精灵让纸筒越过墙,并把其中一个端口放进瓶口,然后精灵把宝石从纸筒的另一端倒进去,宝石通过纸筒滚入了瓶子。

故事听完后,实验者给被试一个复活节的彩蛋,让他们帮助复活节兔子解决一个问题,帮它把彩蛋送到河对岸的篮子里。其中实验者给被试提供的材料是一块纸板,而河只是画在地板上。

结果实验者发现,5岁的儿童在听过故事后能够很好地类比精灵的方法解决该问题,而3岁的儿童则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到。但是当通过实验者以提问的方式帮助被试回忆问题与精灵故事的相似性的时候,两者都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

从这个实验结果,实验者得出3岁儿童需要回忆起问题的关键因素才能较好的进行类比。因为实验被试年龄的限制,我们还是没有得到孩子3岁以前的类比能力发展的信息,只是知道孩子在3岁的时候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类比推理。

1997年陈、桑切斯与贝尔选取了更为年幼的幼儿做的一个实验。实验的被试是10-13个月的婴儿。在实验中,实验者首先给被试们呈现一个非常诱人的玩具,然后当着被试的面把这个玩具放在障碍物后面。但是玩具用一条绳子与一个毛巾相连接。

实验时,当婴儿需要移开障碍物后,呈现在婴儿面前的除了绳子另一头连着玩具的毛巾,还有只连着绳子,但是绳子另一头没有玩具的毛巾。婴儿只有拿起前者才能够逐步拿到玩具。

在这个实验中,实验者首先让婴儿自己尝试着拿玩具,然后让婴儿的父母在婴儿面前进行演示如何逐步拿到玩具。这一部分完成后,实验者再挑选颜色或者大小等表面特征不同的玩具与其他实验材料向婴儿呈现一样的问题。或者改变婴儿拿到玩具的姿势,比如说把作者换成站着,然后观察婴儿解决问题,拿到玩具的过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老年护理学  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  口腔正畸学  九步,走进孩子的心  终极护花高手  且拾起一池落花:一位心理学家的感怀  无限不现实  我的爱东方不败:爱上女魔头  贵族学院:腹黑少男少女  暖心24小时:步步为营  赖上霸道校草  王牌修真者  儿科学  丑小鸭的大牌男友  爱与恨的源泉之霹雳MIT同人文  护理心理学  护花狂龙:绝世天才霸校园  霸道兵王在都市  复仇冷公主,要定你  非常霸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