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龙腾小说网>别说你懂小孩子:我们该怎样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 第六章 孩子如何学会与他人相处(第5页)

第六章 孩子如何学会与他人相处(第5页)

7.训练对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是否有用

心理观察:对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训练实验

7.1可以对孩子的观点采择能力进行训练吗?

通过本章的第二节和第六节,我们知道孩子的观点采择能力对于孩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生存能力,而这种能力在孩子儿童期时开始出现,并且存在一定的发展过程。

面对这样的研究结果,家长们又该有了新的疑问,可以对孩子的这种能力进行训练吗,训练对孩子的观点采择能力有促进作用吗?

在心理研究上,有学者和我们发出了同样的疑问,我来看看这位学者是怎样解答自己的疑问的。

7.2心理实验:角色扮演游戏

1973年,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Michael以15名11-13岁的有行为问题的儿童为实验被试,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

实验中,实验者应用戏剧和录像制作作为媒介,对被试进行了10周的训练。

Michael选取的作为训练的媒介遵循4条原则:第一,用于训练的短剧均与同龄人有关,且描绘的都是真实的情景;第二,每一个参与者在短剧中都有角色可演;第三,参与者需要扮演完场景中的每一角色;第四,每次训练后,参与者均需反复观看录像,提高对各个角色的领会。

结果,15名被试在经历了10周的训练后,在行为上犯错误的次数减至原来的一半。实验者在18个月后再次对这些参加训练的被试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在行为上仍保持着良好的表现。

从这个实验结果中Michael得出,通过训练,儿童的的观点采择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并且通过对不同角色的情感、观点等的理解,儿童的行为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7.3实验结论:适当的训练可以促进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通过实验结果,实验者得出结论:适当的训练可以促进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这个实验结论在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影响颇大,因为告诉人们适当的训练是能够促进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的。

7.4教育策略:对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进行适当的训练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得到发展,所以家长们可以利用一些适当的方法对孩子的观点采择能力进行适当的训练。

比如说实验中的角色扮演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方法,可以通过让儿童扮演生活中不同的角色,让儿童理解不同角色、不同个体各自的观点、理想、情感等。

家长们在生活中,就可以和孩子玩这种游戏,培养孩子的观点采择能力。其他的方法,家长们可以从生活中去发现,比如上一节的教育策略中提到的两种方法。

8.椰菜与饼干,他更喜欢哪一个

心理观察:椰菜与饼干实验

8.1不要给我巧克力

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孩子的记事。一家三口去超市,在食品区时,1岁多点的儿子往购物车里放了很多巧克力。妈妈对自己的儿子说:“宝贝,妈妈照顾你那么辛苦,买点妈妈喜欢吃的吧。”结果儿子又往购物车里拿了不少巧克力。妈妈问儿子:“宝贝,妈妈喜欢吃什么?”儿子回答道:“巧克力。”妈妈:“那宝贝喜欢吃什么?”儿子:“巧克力!”

在网上看到这个记事的时候,我就在想,感情这个儿子认为所有人都会和自己一样喜欢吃巧克力。后来,通过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学习我才知道这是年幼儿童的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他们在小的时候,对别人的观点、情感、兴趣等的理解能力比较差,存在一个逐渐发展的社会化过程。

相信很多父母都在年幼的孩子身上发现过类似的现象。如果没有发现,家长们可以找一个1岁左右的孩子试验一下,看孩子能否理解你的愿望,把你喜欢吃的东西给你。怎么试验呢,我们可以参照下边这个实验。

8.2心理实验:椰菜和饼干

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对他人的观点、情感、兴趣等的理解是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从接下来的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儿童从什么时候开始能够领会他人不同于自己的兴趣、感受与愿望。

实验是在1977年进行的,实验者Repacholi与Gopnik首先给婴儿一些金鱼饼干和椰菜,让14-18个月的婴儿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结果所有的婴儿都选择了金鱼饼干。

然后实验者把椰菜和饼干都给婴儿,并在婴儿面前用面部表情和言语等像婴儿们表达出自己更喜爱椰菜。比如实验者品尝两种食物,然后在品尝完后分别对婴儿说:“椰菜真好吃!”、“饼干真难吃,我居然吃了饼干,真恶心。”

接着实验者要求儿童给他点吃的。结果大多数的14个月大的婴儿都把自己喜欢的金鱼饼干给了实验者,而大多数的18个月的婴儿则把实验者喜欢的野菜给了实验者。

因此,实验者得出结论,14个月大的婴儿还不能理解别人兴趣与愿望与自己不一样,他们认为别人都和自己一样,喜欢饼干而讨厌椰菜。18个月大的婴儿则能够理解别人的喜好、愿望会与自己不同。

8.3实验结论:儿童在1岁半时能意识到别人与自己不一样的愿望

从这个实验结果中,心理学家得出结论:儿童在1岁半的时候就能够意识到别人的愿望、兴趣等会与自己不一样。

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儿童认知发展上的重要成就,也是儿童对人际社会和情感理解上重要的进步。

8.4教育策略:培养儿童对别人兴趣、愿望等的理解

儿童对于别人兴趣、愿望、感受等的理解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任务,从实验中我们知道,儿童的这种能力超乎成人想象的早,在儿童还是在1岁半的时候,就能够了解别人的喜好、愿望和自己的不一样。

因此家长们可以在孩子出现这种能力的前后通过适当的引导,帮助孩子理解别人的兴趣、愿望等,来帮助孩子的社会化成长。如在本节中一开始的时候,妈妈与儿子的那种互动就很好。不过需要加上最后一步,就是告诉孩子:“妈妈不喜欢巧克力,妈妈喜欢……”

这样,就可以通过在生活中与孩子的互动,让孩子逐渐理解被人和自己又不一样的喜好、兴趣和愿望,也就能够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发展。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爱与恨的源泉之霹雳MIT同人文  口腔正畸学  赖上霸道校草  丑小鸭的大牌男友  护理心理学  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  王牌修真者  护花狂龙:绝世天才霸校园  无限不现实  老年护理学  暖心24小时:步步为营  复仇冷公主,要定你  终极护花高手  且拾起一池落花:一位心理学家的感怀  霸道兵王在都市  儿科学  贵族学院:腹黑少男少女  九步,走进孩子的心  非常霸女  我的爱东方不败:爱上女魔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