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是“苟”的谐音。
159.狗括:小气,不肯分东西给别人。
两字都标同音代替号,是错误的。“狗”是“苟”的谐音。“括”是“刮”同调谐音,指分出一些。
暗狗:比喻嘴里不说,怀恨在心。
非比喻。“狗”是“钩”异调谐音。暗中钩挂着。
28.牛屎乌:蜣螂。
但蜣螂并非专吃牛粪。许多方言叫屎扒牛,是“扭”的谐音,指滚动粪团。福州话叫“牛屎归”,是“伍屎归”的谐音:与屎为伍。海口话此词当是“久屎伍”的谐音。“牛”是“久”异调谐音。“乌”零声母,“伍”舌根鼻声母,近音谐音。
29.差明牛:同“差明狗”,不识字没文化的人。
“牛”是“顾”异调谐音。“差明顾”即对字差少明顾,指不认字。海口人对文盲既以狗,又以牛趣说,善于侃谑。
217.蛮过牛:比牛还蛮,形容顽皮的小孩。
217.蛮牛头:顽皮的小孩。
但牛在动物中是最温顺的,非比喻。“牛”是“久”异调谐音。“头”是“透”异调谐音。
25.牛六:陀螺。
两字都标同音代替号,是错误的。有的方言叫:地牛。但“牛”另是“扭”的谐音,指“转”。海口话不谐音。“牛”是“车”异调谐音,指“转”。“六”是“络”的谐音。车络:连着转。本词典未见“络”字的注音。但“六”与“落”同音异调,可参。
牛铳:旧时用火药发射铁弹的大炮。
“牛”的谐音理据不详。
鱼虾草纳:比喻不值得重视的人或事物。
鱼与虾属于山珍海味,不能这样比喻,还有“鱼虾草钠”不能搭配的疑难。“鱼”是“灰”异调谐音。灰土与草,才可以比喻轻贱。“虾”是“澈”异调的谐音,海口话是“空”的意思,此指价值是零。“纳”是“垃”近音谐音,即“垃圾”的省说。“纳”与“垃”声母是鼻音与边音的不同。
75.马扎:可以合拢的躺椅。跟北京的同名坐具不同。
形状与用途虽然不同,但都可以合拢是相同的,正是同名的理据。“马”是“码”同调谐音:连接,指合拢。
75.马面:小腿的前部。
“马”是“码”的谐音:连。但又谐音“臁”即胫骨。马一码—连—臁,这是一组四曲折。“面”是“脸”的变说。而“脸”又是“臁”的谐音。面一脸一臁,又是暗中套着的一组三曲折。
221.侬马:1有组织的人群。2机关单位的编制人数。
“马”是“码”同调谐音:指结合在一起。
148.喙马:嘴巴,用于多嘴或嘴利害的人。
“马”是“码”同调谐音:指接连不断的说。
75.马蹄子:荸荠。
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论证此称名是古台语的汉语音译。“马”是古台语mak(果)的汉语译音。许多水果名中都有这个语素,如武鸣壮语makau桃,makum是野莓,makako是芒果。荸荠,龙州壮语是makeu。台语指果子的另一大名是ma,所以武鸣壮语荸荠是matai。此二词的第二音节是台语“地”。以地下之果为称名。汉语把mak音译成“马”,而把“地”音译成“蹄”,正是要合成与词义风马牛不相及而十分有趣的“马蹄”字面,不是一般的仅表音的译音词。有的方言把荸荠叫地栗,正是理据本字,有的方言又趣味谐音成:地梨。
139.鸡:大的哨子。
“鸡”字标同音代替号,是错误的。应是“吼”或“唧”的谐音,指哨子的声音。本词典未见“吼”与“唧”的注音。可比较汪平编纂的《南宁平话词典》:“哨子=银鸡。”陈刚《北京方言词典》:“叫鸡子:哨子。”
179.乌脚鸡:1黑脚的鸡。2比喻不认娘家亲戚的人。
无论什么动物都无所谓有娘家,非比喻。词中的“脚”不是肢体的脚,而是它的引申义,指事物的根基,从而又指人的出身。唐宋时由平民入仕,要填写“脚色状”,即籍贯、三代名衔、家口、履历等项。旧时书稿底本,今时电影,戏剧的文字底本,都叫“脚本”。即排练、演出的基础与根据。“乌”不是黑色,而是引申的抽象义:不存在、不清楚。“鸡”是“悬”异调谐音。以空悬不实指没有娘家、不认娘家。
160.偷鸡:1偷偷溜走。2考试偷看。
1“鸡”是“解”异调谐音。即俗语说的“开小差”的“开”:离开。2“鸡”是“挂”异调谐音。把别人的东西拐来成为自己的,方言俗语说成“挂”。如说“挂了个野老婆(汉)”、“鸽子挂来了一个鸽子”。
179.乌鸡:衣物等因潮湿而变黑。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神秘帝少:追爱赌神邪妻 不死武帝 妖妃,逮住 名门贵妻:误惹亿万继承人 豪门换换爱:傲娇男攻略 孩子的未来,最有价值的投资:淘气鬼也能上清华 经济法 世博让企业更辉煌——上海世博赞助企业10大经典案例 倾世神女之狂逆九天 和天使一起成长 发展成本与区域经济金融研究 国际视野中的资优教育 丑丫头变身校花 不是公主的公主 中医学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湖泊 风水密码 我和苏联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瀑布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