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揭阳、梅县共有此词,“鸡”是“迹”异调谐音。梅县情歌:“日里想你头低低,夜里想你到鸡啼。流尽几多暗目汁,枕头席上生乌鸡。”海口话“鸡”与“迹”不能谐音。此“鸡”字理据不详,也许是从广州等方言引进的。
225.焫鸡:珞铁。用电发热的电焊鸡。
广州、南宁、香港、等同把电珞铁叫“焫鸡”,厦门叫“火鸡‘鸡”是“机”字的谐音。因电烙铁也是机械设备。本词典未见“机”字的注音。
176.虎头:1老虎的头。2前额向前突的头,北京方言叫奔儿头。
但老虎的前额并不突出,不说比喻是对的。“虎”是“土”同调的谐音。本词典:“土:凸起,凸出;高于周围。”
29.旧猴:陈旧。
“猴”是“垢”异调的谐音。
157.漏猴:1不整洁的。2不端庄,不守信用。
两字都标同音代替号,是错误的。1“漏猴”是“老垢”的谐音。“漏”与“老”同调谐音。而2的不端庄与不守信用实际各是一义,各有各的理据与用字,不是引申关系。指不端庄,应是“陋够”的谐音:陋到极点。本词典未见“陋”的注音。“猴”与“够”异调谐音。指不守信用,“猴”应是“到”异调谐音:把(所说的)漏掉了。本词典:“到:作动词补语,表示动作有结果。”
258.猴□:蟋蟀。
“猴”字都标同音代替号,是错误的。是“高”异调的谐音。有音无字的此“□”,是240页也是有音无字的另一个同音同调“□”谐音。可比较:“□:形容说话声音高而尖。”即“高”与“□”联合复说蟋蟀的叫声。
19.燕姅:一种用糯米制成的食品。用糯米粉包上各种馅儿,圆形。
“燕”字标同音代替号,是错误的。是“圆”异调谐音。
111.鹅:形容呆笨的样子。
in.鹅囝:称痴呆的青年人或少年人。
“鹅”应是“杠”的谐音,即歇后语“擀面杖吹火一一窍不通”的理据。本词典未见“杠”字的注音,但“鹅”与“扛”同音异调,可参。
103.堕鹅:糊涂。
“堕”字都标同音代替号,是错误的。应是“当”同调的谐音。当鹅,即当杠子。
197.咸鹅:较咸的味道。
“鹅”字标同音代替号,是错误的。是“缸”异调谐音,夸大说把一缸盐都用上了。陕西、甘肃方言说“把卖盐的打死了”,即把他所卖的盐全部用上了。
206.倦鹅:因疲乏而眼神呆滞。
“鹅”也是“杠”的谐音。
46.押鹅生卵:硬要鹅下蛋,比喻硬要别人干不愿意的事。也说:押鸡伏口。
母鹅下蛋是自然的事,试比较“打着鸭子上架”才是比喻硬要别人干不愿意的事。“鹅”是“杠”的谐音。“卵”是“软”异调的谐音。杠不可能变软。押鸡伏□的“□”与“岫”同音同调,意思是鸡窝。但鸡伏窝也不用强迫。“鸡”是“解”的谐音,“□”是“受”的谐音。
6.四脚蛇:蜥蜴。
有四肢,与蛇大有区别。很早已有“画蛇添足”的成语,正是从蜥蜴不是蛇,也不像蛇而言的。《汉书.东方朔传》中说:汉武帝把一只守宫盖在盆子下,让众人猜,都猜不中。东方朔说:“说它是龙又无角,说它是蛇又有足。它不是蜥蜴就是守宫。”龙而无角,蛇而有足,就不是龙、蛇。与所谓“四不象”说法类似。用“蛇”字称说蜥蜴,都是以文字的“画蛇添足”漫画来否定是蛇。另一方面,又以“蛇”字智巧作假。即“蛇”是“折”或“舍”的谐音而隐实示虚,指断折、舍去尾巴。汉代《方言》已有“蛇医”之名。成都话叫蛇太医。《本草纲目.鳞一.石龙子》:“其类有四种。形大纯黄者为蛇医母,亦名蛇舅母。”蛇医母,由“折尾谋”谐音:折尾是脱险的计谋。很有文心的趣名。‘蛇舅母“由“折救谋”趣成:折尾是自救的计谋。广东汕头话叫舅母蛇。从这些“蛇”字都透露出是趣假说法。详见本书《对蜥蜴100个称名的语言学研究》。
279.发羊采:癫痫。
此病与“羊”并无瓜葛,而许多方言都说成“羊角风”,实际的“厥样风”的谐音而倒序:症状是厥样的中风。中医把此病的症状总称“厥”。海口话此词的“羊”也是“样”异调谐音。但也可以另是“摇”同调的谐音,指发病时头和身体摇摆。“采”是“筅”同调谐音,意思是“掸”,本指用鸡毛掸子来回摇动的动作。此词中指发癫痫病时头和身体摇摆。详见本书《帛书〈五十二病方>“人病马不痫”考证》。
142.蟹:1(油炸的食物)松软。2(四肢)疲乏无力。
147.软蟹:比喻身体疲软。
对前条不说比喻是对的,则后条说比喻就是错误的。“蟹”应是“懈”的谐音。本词典未见“懈”字的注音。
33.麻雀:麻将。
“麻将”的“将”指那两张将牌。“麻”,一般说来,在不同的方言是谐音“抹”“摸”“码”的某一个。在东莞、香港等粵语地区,“麻”谐音“孖”:成双成对又连在一起的东西。而福州话是谐音“攄”:五指取物。海口话与“吗”谐音,是有音无字的同音代替字:1抓住。2靠近。3贴上。麻将牌或叫“麻雀牌”。牌名与鸟名本来风马牛不相及。打麻将要使牌能依附连续,能配套成一副。依附,就是“不着边际”的“着”。“麻”字与“麻将”中相同,“雀”字往往正是“着”的谐音。或是同音同调,或是同音异调,或是近音谐音。“雀”或者是殊途同归的其他谐音。贵阳话“雀”与“巧”谐音,指希望需要什么牌就恰巧来什么牌。而厦门、海口话都与“足”谐音,指搭配齐全。福州与“即”谐音:靠上去。
150.龟公:开妓院的男子。
150.龟婆:开妓院的妇女。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国际视野中的资优教育 丑丫头变身校花 世博让企业更辉煌——上海世博赞助企业10大经典案例 风水密码 不是公主的公主 豪门换换爱:傲娇男攻略 和天使一起成长 发展成本与区域经济金融研究 我和苏联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 倾世神女之狂逆九天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瀑布 孩子的未来,最有价值的投资:淘气鬼也能上清华 经济法 妖妃,逮住 不死武帝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湖泊 中医学 神秘帝少:追爱赌神邪妻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实例 名门贵妻:误惹亿万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