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利益之间、官方独裁政治和非官方积极行动精神之间以及独裁政治和民主政治之间的平衡。即使这
些包括于现代化这一名目下的过程正在明确地发生,但是,我们发现这个概念不足以评估和区别各种各样
的结果。关于这个概念起促进思想作用的应用,见吉尔伯特?罗兹曼编:《中国的现代化》;又见苏珊曼:
《评 G·兹曼编》,《亚洲研究杂志》第 42 卷 1 期(1982 年 11 月),第146—153 页。
第 2 章 1911—1931 年中国的国际关系
近代中国的命运曾经与列强的外交政策纠缠在一起,特别是日本。虽然
今天的历史学家可以回避有关中国的战争和条约的详细编年史(像 H.B.马士
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那样),但追溯中国历史的这个方面正变得更加
重要起来。如芮玛丽在《革命中的中国》中所指出的那样,外国人的存在及
其在中国土地上的各种活动,毕竟提供了 20 世纪中国政治赖以展开的部分背
景。此外,不只是本丛书第 12 卷所描述的沿海和“外国的存在”,还有列强
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影响了中华民国内部的发展。所以,本章和下面的第
10 章旨在探索 20 世纪中国历史外部关系的来龙去脉,这自然要从旧秩序的
崩溃开始。①
①本章著者非常感激道格拉斯?雷诺兹、马里乌斯?詹森和入江昭协助完成本章的英文译本。
溯源:作为东亚地区秩序的清帝国的衰落和灭亡
清代的皇帝在维护其中央政权方面曾经很有成效,这个政权统治着满
洲、蒙古、新疆和西藏这样一些边缘地带,以及汉人密集的中心地区。军事
力量、封建制度、宗教和商业都曾为清帝国的政治服务,混合使用,因地区
和民族而异。在所有这些亚洲腹地,清朝曾经用战争建立统治,并用驻军维
持统治。在满洲和蒙古,皇帝把部族首领变为他个人的附庸。在西藏和蒙古,
他庇护喇嘛教的领袖。在喀什噶尔(南疆),他任命当地的伊斯兰教首领(“伯
克”)为官员,并认可穆斯林的教规和伊斯兰教的宗教机构。满族统治亚洲
腹地时,对喇嘛教和伊斯兰教的利用,像统治中国对儒教的利用一样,显示
了高超的技巧。①
对外贸易同样要服从帝国的需要。北京未能保护蒙古的王公和寺院免于
欠下当地汉族商人的灾难性债务。但经由琉球与日本的贸易,与俄国在恰克
图的贸易,与中亚(浩罕)在喀什噶尔的贸易,以及与英国人、美国人和欧
洲人在广州的贸易,都成功地受到限制和控制。19 世纪以前,只有从东南亚
?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唯我青仙 职场屠龙术·骊珠 斗罗:千仞雪是我侄女,而我卷王 吸血三姊妹 轮转阴阳 穿越吧,诸天 多元时空旅者 仙墓中走出的强者 灼灼如镜花 现实副本攻略指南 异能古董商2 海贼,为解放世界逐步成长的剑士 命运天尊 不是猛龙不过江 我在深镇有一千套房 论剑 斗罗:穿成魂兽后我内卷保命 强占,女人休想逃 (完结) 水情绮迷 贴心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