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的变化,使人们逐渐无视道德和习俗,并趋向以强凌弱。
1937 年,日本人对华北的入侵,吓坏了商人和放债者,他们关闭店铺相
率逃命。如此众多的军队沿大路和铁路运动——中国人逃跑,日本人推进—
—很快引起征募农村劳力和征用他们的大车和役畜。在以后几年里,除了几
次大的战斗外,中国北方的形势很快就稳定了。但是 1941 年以后,中国的游
击战加剧,而日本人以大扫荡报复。战争对华北农村总的影响很难确定,因
为对破坏从未进行综合调查。一位中国学者根据 1938 年至 1943 年间的地方
性调查,试图就战争对农业生产的广泛影响做一个总的估计。
至于作物区的变化,我们可以说由商品作物转向主要的粮食作物。棉花种植面积是下降得
最多的;小米、白薯等的种植面积扩大了。高粱是农家的主要口粮,日本军队阻止大规模地种
植这种作物,以消除游击队利用庄稼地作为保护屏障。所以高粱的种植面积下降了。但是耕作
总面积下降得很少。①
1939 年收成特别差,主要是因为气候恶劣。但是到 1941—1942 年总产量和
单产量又恢复到 1937 年的水平。然后,从 1942 年开始,农业生产呈现严重
下降。
在 1943 年以后,日本人强化他们的战争,征募了更多的人,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失去农时、役畜和人力短缺,以及农民大力转向更加自足,使耕作质量恶化,并使产量降到一
个比较低的水平。可能从 1940 年到 1942 年的这三年是整个战争期间北方农业最稳定、最好的
时期。②
改变土地使用的模式以及劳力和役畜愈来愈缺少,也出现在中国的其他部
分。1938 年和 1939 年国民政府撤退到四川和云南,结果,像重庆这样的城
②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中国农村调查资料五种:江苏省农村调查》,第 1 卷,第 25、28、30 页。
①马黎元:《战时华北农作物生产及敌伪对粮食之掠夺》,《社会科学杂志》,第10 卷第 1 期(1948 年 6
月),第 65 页。
②同上书,第 71—72 页。
市一夜之间扩大到三倍以上。新的城市居民大多出身于中产阶级,喜爱猪肉、
鸡、蛋、面粉、蔬菜和水果等食品。城市周围的地区生产不了足够的产品以
满足需求。价格上涨了,农民于是把他们很大一部分土地和劳力投向这些产
品,而不是粮食,从而粮食又供应不足。①到 1941—1942 年,稻米、小麦和
其他粮食的价格开始比照特种农产品的价格上升。于是农民开始把更多的土
地转用于生产这些粮食。与此同时,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使许多青年脱离务
农,而去工厂和到运输业做工,更不要说在前线服务了。到 1943 年,许多迹
象表明,西南的农业经济已经发展到了它的极限。农业生产在下降,尽管是
逐渐下降。发生了干旱,但是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农业劳动力。②
在和平、稳定时期,农业生产可能会短暂下降,但会很快恢复。而在战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海贼,为解放世界逐步成长的剑士 论剑 吸血三姊妹 异能古董商2 强占,女人休想逃 (完结) 我在深镇有一千套房 斗罗:穿成魂兽后我内卷保命 灼灼如镜花 现实副本攻略指南 贴心妹妹 水情绮迷 职场屠龙术·骊珠 命运天尊 斗罗:千仞雪是我侄女,而我卷王 不是猛龙不过江 仙墓中走出的强者 穿越吧,诸天 唯我青仙 多元时空旅者 轮转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