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龙腾小说网>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下) > 第59部分(第5页)

第59部分(第5页)

⑤《朱家骅先生言论集》,第 125、138 页;何炳松:《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大学教育》,载《晚清三十五年

来之中国教育,(1897—1931)》,第 130 页;黄建中:《十年来的中国高等教育》,载《抗战前十年之

中国》,第 503 页。

①陈能志:《战前十年中国大学教育经费问题》,《历史学报》第 11 期(1983 年 6月),第 173—176 页。

②同上,第 175-177 页。这种状况的例子可在 1928 年至 30 年代初国立中山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

和四川大学的事件中看到。

③陈能志:《战前十年中国大学教育经费问题》,《历史学报》第 11 期(1983 年 6 月),第 179 页。

省级大学和学院在获得公家拨款方面还遇到其他障碍。1929 年后,国民

政府集中国家财政的努力,是一个时间拖得过长的过程。在税金的收支上,

南京政府和省政府之间必须解决手续问题以及官僚政治的相互关系问题。这

导致了几个省有临时拨款的必要,而自然灾害之类的局部意外事件也不利于

省税岁入。④

私立大学(包括教会学校)的资助来源十分广泛,从中央政府拨款到私

人捐赠和学费、杂费,而以后者最为重要。依赖政府资助的私立学校面临困

扰公立大学的同样问题,而那些主要依赖私人来源的学校则受国内外经济状

况的影响。①于是财政上缺乏保障对学术界构成了持续不断的挑战。

学生们在特有的经济危机中烦躁不安,他们还被指责为“过分热衷于政

治争端”,他们常以闹风潮和罢课发泄不满,校园里的行政危机此伏彼起。②

1931 年日本入侵满洲,1932 年接着在上海不宣而战,而国共关系则进一步恶

化,发展为 30 年代初期长期的反共军事围剿。在这样一个时期,这种“热衷

于政治争端”反映了整个中国社会的基本的失落感。他们的骚动为爱国热情

所激励,势必在 1935 年和 1936 年的学生运动中得到表现。③

1934—1935 年高等教育机构的分布和类型(表 4),表明高等教育自 1922

年以来有了大幅度增长(表 3),但也显示了它的局限性。最引人注目的是

国立部分的增长,1928 年后从 5 所增加到 23 所;增长率居第二位的是省立

院校和技术专科学校,以及私立专科学校。然而这种发展大都出现在少数地

区,集中在东部城市和沿海省份。到 1934 年,上海在全国 110 所高校中占

24 所(21%),北平次之,占 17 所(15.5%)。在各省中,河北的省立高等

学校数量最多,以 9 所(8.2%)居首位;广东以 8 所(7.2%)居第二。在地

理分

表 4①      中国大学院校分布,1934—1935 年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轮转阴阳  异能古董商2  命运天尊  穿越吧,诸天  水情绮迷  唯我青仙  不是猛龙不过江  强占,女人休想逃 (完结)  吸血三姊妹  斗罗:千仞雪是我侄女,而我卷王  灼灼如镜花  我在深镇有一千套房  职场屠龙术·骊珠  现实副本攻略指南  海贼,为解放世界逐步成长的剑士  贴心妹妹  多元时空旅者  论剑  仙墓中走出的强者  斗罗:穿成魂兽后我内卷保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