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数量最多,以 9 所(8.2%)居首位;广东以 8 所(7.2%)居第二。在地
理分
表 4① 中国大学院校分布,1934—1935 年
①陈能志:《战前十年中国大学教育经费问题》,第 191—201 页。
②许多事例中的一个:1932 年 6 月 27 日国立青岛大学学生罢考期终考试,导致该校校长杨振声辞职;丁
致聘:《中国近七十年来教育记事》,第 263 页。
③见伊斯雷尔:《中国学生的爱国心,1927—1937 年》,第 5 章;约翰?伊斯雷尔和唐纳德?克莱因:
《造反者和官僚:中国一二九运动参加者》;关于社会背景,又见叶家哲(音):《爱国精神与革命:20
世纪 20 年代学生积极行动的性质和原因》,载陈福霖和托马斯?H。埃特佐尔德编:《中国在 20 世纪 20 年
代的中国民族主义和革命》,第 94-170 页。
①注:(1)“私立”类包括教会大学院校;(2)数字仅包括已向教育部注册并得到教育部立案的高等教育院校;
(3)当时日本占领下的东北的数据在官方数字中缺。(4)黄建中:《十年来的中国高等教育》第 504—514 页
给出稍微不同的一组数字。在黄建中的表中,院校总数达 108 所,未给出确切年份;然而,各类的相对规
模与教育部的 1934-1935 年数字相同,因此:国立,24 所;公立技术,2 所;省立,28 所;市立,2 所;
私立,52 所。这些总数可同 1928-1931 年院校 86所的官方数字比较,该数字包括大学 59 所,其中国立
15 所,省立 17 所和私立27 所;技术学校 27 所,其中公立 21 所和私立 6 所。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全
国高等教育统计(1928 年 8 月至 1931 年 7 月)》,表 1。
地点
(院校数)国立公立技术
省立
市立
私立
上海*
北京*
河北
广东
湖北
江苏
南京*
山西
浙江
福建
四川
河南
山东
江西
湖南
广西
( 24 )
( 17 )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命运天尊 海贼,为解放世界逐步成长的剑士 穿越吧,诸天 吸血三姊妹 斗罗:千仞雪是我侄女,而我卷王 水情绮迷 不是猛龙不过江 灼灼如镜花 仙墓中走出的强者 论剑 贴心妹妹 唯我青仙 多元时空旅者 我在深镇有一千套房 职场屠龙术·骊珠 轮转阴阳 现实副本攻略指南 异能古董商2 强占,女人休想逃 (完结) 斗罗:穿成魂兽后我内卷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