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龙腾小说网>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下) > 第65部分(第1页)

第65部分(第1页)

处决之后(参见本书有关章节)。鲁迅对于这场惨剧深感震惊,比以往任何

时候更感受到“白色恐怖”下的迫害。政治上的迫切需要,就这样促使他与

左派的论敌找到了共同点。

此外,为看准激进派论点的弱点,鲁迅觉得有必要钻研马克思主义的美

学原理。从 1928 到 1930 年,他开始阅读和翻译普列汉诺夫和卢那察尔斯基

的著作。自我教育,使他逐渐改变先前关于文学本质上与政治无关的观点。

他现在相信对现状表示不满的文学,能对现政权起破坏作用,而且确实可以

被称为“革命的”。①

到 1930 年,鲁迅实际上已接受了青年激进派的基本信条,尽管在表达上

自有其精微之处。他总结说,恰恰由于革命受到挫折,才不得不创作革命文

学;作家和工人在共同的“苦难”中联合起来。遭受压迫的同样经历形成了

②李何林编:《中国文艺论战》,第 412 页。

①李何林编:《中国文艺论战》,第 379 页。这篇文章由陈雨石(音)译成英文,见约翰?伯宁豪森和特

德?赫特斯编:《中国革命文学:选集》,第 37—44 页。编者还提供一篇透彻的绪论。

①关于鲁迅文学观和革命观的改变,见李欧梵:《革命前夕的文学:对鲁迅左翼时期的看法,1927—1936

年》,《现代中国》第 2 卷第 3 期(1976 年 6 月),第 277—291 页。

共同的纽带,使这种文学“属于革命的劳苦大众”,因此是无产阶级的文学。

②鲁迅与他的激进派论敌的和解,并不一定意味他在辩论中被争取过来;因为

像他那样一个性格倔强和有远见卓识的人,是绝不会向任何人屈服的。相反,

他必然已经意识到这些革命作家尽管一心追赶时髦,却已捕获了城市知识分

子变化了的心态。

1926—1927 年间的北伐,使人们看到真正革命的前景。这一短暂的政治

乐观时期过去后,大多数年轻的中国知识分子又一次变得与国家疏远起来。

蒋介石领导的南京新政府,不是通过适应或者劝说去争取文艺界的知识分

子,它只表示出不信任,随后是 30 年代初期的检查制度与迫害。同情国民党

的自由派人士蒋梦麟后来说,政府已经“同广大的群众失去了联系,它对于

社会上的不满情绪没有一个深刻或者清楚的认识”。①另一方面,共产党利用

了这种不断增长的情绪,并以高超的组织才能,努力将这些浮躁的城市作家

集合到它的旗帜之下;这就为 30 年代主宰文坛的左派统一战线提供了舞台。

②戴乃迭编译:《无声的中国:鲁迅著作选》,第 176 页。

①刘心皇:《现代中国文学史话》,第 485 页。

左翼作家联盟与关于文学的论战

1930 年 3 月 2 日,大约 40 名作家(最初参加的盟员有 50 余名)在上海

集会创立了左翼作家联盟。2 月 16 日,在这次有重要意义的集会两周前,由

鲁迅和夏衍(沈端先)邀请进行了初步讨论,以组织负责创立左联的筹备委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论剑  海贼,为解放世界逐步成长的剑士  水情绮迷  职场屠龙术·骊珠  异能古董商2  现实副本攻略指南  灼灼如镜花  命运天尊  穿越吧,诸天  贴心妹妹  唯我青仙  轮转阴阳  仙墓中走出的强者  我在深镇有一千套房  斗罗:千仞雪是我侄女,而我卷王  多元时空旅者  吸血三姊妹  斗罗:穿成魂兽后我内卷保命  强占,女人休想逃 (完结)  不是猛龙不过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