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龙腾小说网>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下) > 第72部分(第4页)

第72部分(第4页)

发生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扩展到重庆。由争辩引起的文章充满混乱的议

论,因为没有人确切知道毛所说的“民族形式”和“国际主义的内容”究何

所指;因此激昂而猛烈的抨击,实际上是在搜索那些关心找出“民族形式”

真正源泉的作家们的意图。主要由林冰代表的一派,认为“民族形式”与人

们喜闻乐见的传统的通俗文艺形式是一回事。继瞿秋白之后,他们攻击那种

五四新文学是“洋八股”,是城市资产阶级的产物,必须予以抵制。然而,

敌对阵营中的作家们集合起来卫护“五四革命传统”,他们认为新文学的主

流事实上体现了“民族形式”,或者正在朝这个方面发展。用最能言善辩的

发言人胡风的话讲,“‘民族形式’本质上是五四的现实主义传统,在新的

情势下面主动地争取发展的道路”。①此外,胡风认为这种新的传统,是与封

建的和倒退的旧传统的彻底决裂。胡风用一种迂回的马克思主义意向进行论

述,他认为借用外国的东西事实上是可行的。就此而言,胡风向毛暗贬西方

的影响,直接提出了挑战。第三派,主要是党的委员们和郭沫若,试图使双

方和解。周扬争辩说,人们应当吸收传统艺术形式中的“优良成分”,同时

新文学中产生的“新形式”,也应该保留并应进一步发展。然而,总的说来,

周扬的论点更加接近于胡风,而不是林冰;因为他总结说,“民族新形式之

建立,并不能单纯地依靠于旧形式,而主要地还是依靠对于自己民族现实生

活的各方面的绵密认真的研究”②——换句话说,现实主义。

周扬在不偏不倚姿态的背后,含蓄地同意胡风,这证实了胡风作为鲁迅

的门徒和重庆首屈一指的左翼批评家的威望,周扬经受不起再次与他冲突(像

在关于“两个口号”之争中所做的那样)。也有可能,由毛的词语所引起的

争端,甚至连这些委员自己也几乎捉摸不透。周扬本人对于苏联文学理论颇

①引自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 301—302 页。

①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第 2 卷,第 26 页。

②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第 2 卷,第 23 页。又见李牧:《三十年代文艺论》,第 104 页。

有了解,他也许把毛的指令解释为一个进一步大众化的号召,而不是对五四

文学的全力批评。该是毛自己来阐明一切模糊之处的时候了。

周扬表态中不明确的口气,似乎也表明像他这样的党的官僚并不具有对

作家发号施令的地位。在发动整风运动以前,延安知识分子们的自我英雄形

象未曾遭到非议。有几个已迁居这一原始的革命圣地的作家,感到那里的生

活实际和他们先前的想法相差甚远。 1942 年初,王实味率先发难,用鲁迅

杂文风格写了一系列文章,并以《野百合花》为题发表在《解放日报》上。

丁玲写了一篇纪念三八妇女节的文章和一个故事《在医院中》,为延安妇女

的命运悲叹。萧军很快跟着对党的高级干部提出尖锐的批评。①于是,延安文

学界许多知识分子当中的混乱和不满形成了一种潜在的爆炸性局面,毛不得

不果断地加以处理。由此导致了 1942 的 5 月 2 日延安座谈会的召开。

毛在座谈会上发表了两次演说,引言(在 5 月 2 日)和长篇的结论(5

月 23 日)。在引导性的发言中,毛面对大约 200 名作家和艺术家听众,毫不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论剑  贴心妹妹  异能古董商2  斗罗:千仞雪是我侄女,而我卷王  强占,女人休想逃 (完结)  唯我青仙  仙墓中走出的强者  斗罗:穿成魂兽后我内卷保命  穿越吧,诸天  现实副本攻略指南  轮转阴阳  灼灼如镜花  不是猛龙不过江  海贼,为解放世界逐步成长的剑士  命运天尊  职场屠龙术·骊珠  多元时空旅者  吸血三姊妹  我在深镇有一千套房  水情绮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