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尊重,而与英、美的合作将得到推进。①
这是一个惊人的政策转变,也是对军方肆无忌惮的扩张战术失败的一次
坦率的承认。不幸的是,它来得太迟了。中国人对日本的亲善声明已完全失
去信任;西安事变已使中国空前团结。现在蒋介石的权威有赖于对日本采取
强硬立场。国际环境也正向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到 1937 年初,全球性
萧条的最严重阶段已经过去。那年世界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 1929 年的水平,
而贸易额也恢复到 1929 年以前的程度。对外经济问题不再支配工业强国的外
交。伦敦、巴黎、莫斯科和其他首都都密切关心防止战争。最重要的是,富
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愿意改变他在 1933—1937 年间的民族主义的、不合作
的和不一致的外交政策,回到胡佛-史汀生地区争端国际化的策略上来。他批
评了中立法规,确信美国必须再一次在世界事务中居于领导地位。在内维
尔?张伯伦 6 月出任首相后不久,罗斯福就邀请他来华盛顿共商世界问题。
在罗斯福的支持下,副国务卿萨姆纳?威尔斯呼吁召开一次国际会议,以制
定世界各国均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尽管这些建议毫无结果,但它们表明了美
国开始重返国际舞台。②
在欧洲,国际主义的复苏在 1938 年慕尼黑协定里达到了顶峰。像威尔斯
所描述的那样,“该协定似乎要在公正和法律的基础上建立世界新秩序”。
正如 1931—1932 年的东亚,1937—1938 年是新国际主义——有时被称作‘绥
①《现代史资料:日中战争》。
②阿诺德?A。奥夫纳:《美国的姑息政策:美国的对外政策与德国,1933—1938年》。
靖’——的鼎盛时期。新国际主义表明主要强国避免战争的愿望,尽管是以
牺牲小国为代价的。然而 1937 年在亚洲,西方强国并不太倾向安抚日本,也
就是说不愿与日本合作来稳定政治关系。日本已变得比德国更置身其外,更
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侵略者。日本政府如果打算说服其他强国相信它对它的对
华新政策承担义务,那么它需要采取有力步骤才行。1937 年 6 月 4 日近卫文
麿出任首相,其基本目标实际上是恢复在东亚的国际合作精神。广田重新被
任命为外务大臣,而结束日本在外交上的孤立曾经是他们的首要的目标。但
在这一关键时刻,卢沟桥事变毁掉了亚洲和平和稳定的所有前景。
根据大多数报导,7 月 7 日在北平郊外的开火不是预谋的。①这次事变确
实应当被抑止住,因为当时主要强国已有足够的能力来干预这场战争。德、
英、美、苏很快即将从政治上或军事上采取行动,以缓解日本的孤立情绪。
当其中几个强国于 1937 年 11 月在布鲁塞尔会晤来讨论这一?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强占,女人休想逃 (完结) 命运天尊 轮转阴阳 仙墓中走出的强者 斗罗:千仞雪是我侄女,而我卷王 吸血三姊妹 灼灼如镜花 异能古董商2 贴心妹妹 论剑 水情绮迷 我在深镇有一千套房 现实副本攻略指南 穿越吧,诸天 海贼,为解放世界逐步成长的剑士 职场屠龙术·骊珠 唯我青仙 不是猛龙不过江 多元时空旅者 斗罗:穿成魂兽后我内卷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