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热情或赢得群众同情,这些不管曾经多么难办,但在打了一场胜仗之后,群众全都热中于给
我们送面粉、馒头、肉和蔬菜。群众的悲观和失败心理烟消云散,许多新的游击战士蜂拥而至。
①
后来,当日本人开始要他们为每一次不论胜利与否的战斗付出沉重的代价
时,这种态度就改变了。
在华北和华中,日本最初的绥靖扫荡对中共并不构成多大问题。起先,
日本人很少去分辨各种各样的中国武装。日本人只试图扫荡或击溃他们,不
管他们性质如何。然而日本人不久认识到,这样的扫荡只会使中共更加容易
①林迈可:《不为人知的战争》,未标页数。
①凯思林?哈特福德:《镇压与共产党的成功:晋察冀个案,1938—1943 年》 (未刊文稿),第 370—371
页。
扩展。到 1939 年下半年,日本人变得比较有辨别力了。当日本人进攻八路军、
新四军及其地方武装时,中国的非共产党武装袖手旁观。日本人对非共产党
人也提出了更为肯定的要求。据日军统计,在 1939 年年中到 1940 年年末之
间的 18 个月中,仅华北一地约有 70000 人从正规程度不一的国民党军陆续投
奔日军。日本人也与几位地方司令官达成非正式的“谅解”,他们的总兵力
约 30 万人。①当然,这就是中共猛烈抨击的“曲线救国论”。
当 1939 年晚些时候和 1940 年日军开始认真进行清剿时,华北日军和华
中日军战略上的差异变得明显起来。华北的做法是强调猛烈的军事打击,政
治策略主要限于招募伪军。华中当局对使用军事力量并不迟疑,但他们试图
通过建立严密控制的“模范和平区”用更全面的政治和经济的解决办法来补
充军事力量。虽然这两种战略最后都失败了,但它们给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巨
大的困难,直到 1943 年日本人由于对美国的太平洋战争的负担,才被迫放
松。
当共产党人经受住了日本的强化治安和镇压时,大部分观察家将其归功
于群众动员和民众支持,并将这种支持追溯到由侵略者暴行激起的抗日民族
主义或社会经济改革和“群众路线”。无疑这两种因素都起了某种作用,但
对党内详细文件的周密考察表明,镇压也削弱了农民的支持,并使民众受到
恐吓而变得冷漠、勉强默认或积极与日本人合作。而在由巩固区降为游击区
的地带,往往缺少能力和意志去实施系统的复杂的改革。在经受这样的风暴
时,消极的和防御性的生存战略至少与共产党表现出来的在公众心目中的英
雄形象背后的东西是同等重要的。
华北的强化治安
1939 年末和 1940 年在华北的有计划的清剿从日本人及其傀儡控制比较
牢固的地区向外扩展,推进到游击区和争夺区。最终目的是粉碎抵抗力量或
使之失效。清剿的步骤是首先在某一地区清除抗日分子,然后建立起一系列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多元时空旅者 异能古董商2 不是猛龙不过江 水情绮迷 论剑 命运天尊 现实副本攻略指南 穿越吧,诸天 我在深镇有一千套房 贴心妹妹 仙墓中走出的强者 轮转阴阳 职场屠龙术·骊珠 斗罗:千仞雪是我侄女,而我卷王 唯我青仙 斗罗:穿成魂兽后我内卷保命 海贼,为解放世界逐步成长的剑士 灼灼如镜花 强占,女人休想逃 (完结) 吸血三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