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著《盗匪活动的持续:华北平原边缘地区的事件》和菲利普?比林斯利著
《土匪、大亨和光棍:在中华民国初期地方控制的表层下》,提供关于民国
时期华北社会动荡不安的更多情况。
戴维?富尔著《中国江苏省的地方政治动乱,1870—1911 年》研究城市
化了的长江下游非常不同环境中的社会动荡不安的原因。罗克珊?普拉兹尼
阿克著《中国农村的社会与抗议:辛亥革命前夕的抗税与县乡政治》研究清
代最后十年出现的新社会紧张状态。阿瑟?罗森鲍姆著《士绅权力与 1910
年长沙米风潮》是一篇详细研究大城市风潮的论文,周锡瑞著《中国的维新
与革命:辛亥革命在湖南和湖北》,也用不同的方法分析这次风潮。
当然,有许多别的不属于上述分类的论著。乔舒亚?A.福格尔和威廉?A.
罗编《关于变化中的中国的若干看法:韦慕庭教授纪念论文集》编入各种各
样研究民国的论著。妇女史也已受到注意。这方面的优秀入门书是马杰里?沃
尔夫和罗克珊?威特克编:《中国社会的妇女》。谢尔曼?科克伦和安德鲁?谢
译《中国一日,1936 年 5 月 21 日》,是 1936 年上海出版的那一天的五花八
门的(确有进步倾向的)个人生活自述文集的删节本。该书丰富多采的内容
是这类 1870 年以来报刊上尚待研究资料的初步发掘。
苏联关于晚清及中华民国的研究
在一个尚告完整的世界,所有国家研究中国的史学者都会出自己应尽的
一份力量来了解中国近代史,即使看法纷纭。在这样一个思想世界市场,全
面一致大概会小于全面争论,但是,撰写出来的历史要坚持做到更充分地掌
握可核实的史实和理论解释。近来,研究中国的史学者的接触和交流已在中
国、日本及大西洋共同体三大中国学区域之间迅速增加,但是,与第四大区
域苏联的接触和交流增加不太迅速。这是由于若干原因。苏联境外研究中国
的专家,能阅读俄文者不多,苏联研究中国的专家派往国外不多,苏联出版
物不易获得。研究主题,和研究者一样,在苏联受到政治标准的鉴定和限制。
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历史研究学术成果自 1960 年以来已经在苏联出现,其
中很多涉及一些对研究中国的非苏联史学者来说有兴趣的题目。正如普林斯
顿大学吉尔伯特?罗兹曼教授在《苏联对前近代中国的研究:最近研究成果
评估》所说,“苏联作者的中国史及文学研究项目非常众多、范围很广,而
且往往在主题的选择上具有特色或在解释上具有创见”。罗兹曼教授和加利
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贾士杰教授在上述著作中论述了苏联学者的种种晚清
民初研究论著。研究主题包括早期广州人的爱国精神,太平天国、捻军和义
和团运动,帝国主义与 19 世纪 90 年代的维新,孙逸仙,立宪运动与革命思
想,以及辛亥革命。关于社会经济变革,有很多论著论及城市、手工艺行会、
早期资本主义与土地关系;也论及农民造反、1925—1927 年革命、20 世纪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唯我青仙 不是猛龙不过江 斗罗:穿成魂兽后我内卷保命 命运天尊 贴心妹妹 异能古董商2 多元时空旅者 职场屠龙术·骊珠 轮转阴阳 论剑 吸血三姊妹 穿越吧,诸天 现实副本攻略指南 灼灼如镜花 仙墓中走出的强者 强占,女人休想逃 (完结) 水情绮迷 海贼,为解放世界逐步成长的剑士 我在深镇有一千套房 斗罗:千仞雪是我侄女,而我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