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龙腾小说网>淘宝十年产品事 > 第1部分(第3页)

第1部分(第3页)

十年,虽不长,但也不短,里面总有一些故事值得说。

初心:为啥会有这本书

别急,在开始淘宝产品的故事之前,我先说说自己的故事,2010年4月,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V1。0出版的时间,也正好是我从阿里巴巴B2B转岗到淘宝的日子,之后,我在天猫做了将近两年的产品,逐渐体会到各种痛苦和可惜,因为我在工作中发现,淘宝的产品中有太多精彩的案例,能给大家带来很多启发:

有太多犯过的错在反复出现,而每一次都有新人掉入同样的坑;

每一个傻×的设计都是有原因的,弄清楚以后,你都能如临现场一般,感受到当时的无奈;

每一个庞大的系统都是一步步长成的,其中每一个奇怪的规则,背后都有一个满是血泪的故事;

甚至每一个大家想到的“新产品”,都是几年前有人想过,甚至做过的。

……

但是,很多新来的产品经理,不知道也不理解。

很多做电子商务的同行,也在反复试错。

于是,我想把这些故事写出来。

产品经理的成长,案例教学是很好的办法,而最好的案例其实就在身边,举目望去,又有多少案例比整个淘宝更鲜活?淘宝的核心系统这么多年的积累,已经可以提供很多思路。很高兴,我发现淘宝最早的几位产品经理都还在阿里集团,但都已离开产品一线,我很担心再过三五年大家都不记得当初做过的事情了,或者不在阿里了,那就是整个淘宝产品记忆的丢失,是阿里的重大损失,甚至是电商行业、产品经理业界的遗憾。

说干就干,2012年,我离开天猫转岗集团,为的是有更多的可支配时间。5月,正式启动,当初的想法是书写一部“淘宝产品史”描述整个淘宝的产品架构,以及她是如何一步步发展的。

本书的写作特色与局限(1)

本书的写作特色与局限

我从商品系统和交易系统切入,一开始比较顺利,因为自己相对熟悉,但渐渐地,我意识到如果一直是我自己来梳理每一块产品,那样效率太低了,所以,通过商品与交易沉淀下来的一些方法论,我开始探索群体写作的模式,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甚至牵头来做这个事情。于是,我组建了一个虚拟的“编辑部”

本书、参与策划过N本书的经验,借鉴出版业的流程,加上互联网产品提供的一些工具,召集一帮人协作完成“淘宝产品史”名字——淘宝网事工作室。

通过这个名头,我在探索群体写作的模式,主要分成三步。

一,定流程。

二,分角色。其中又以牵头把控者、采集整理者、内容贡献者为关键角色。

本书的写作特色与局限(2)

三,树标杆。这里用了淘宝的搜索系统。

在做的过程中,我接触了上百位淘宝的老员工,随着自己知道得越来越多,信心却越来越少……因为我发现自己的能力还不够修史、不够搭出一个完整的框架,想想也是——淘宝的产品经理们一致认为,淘宝很需要一位首席产品架构师,但大家也一致认为,没人有能力坐这个位子。

所以,2013年春节后,我渐渐放弃了最初的想法,转而想到,把已有的内容以故事集的方式来呈现,好吧,就叫“淘宝十年产品事”。因为所有同事都是在用热情、用业余时间做这件事,进度很难有保证,所以到了后期,我自己的投入越来越多,这可能会是本书的一个“软肋”作的过程中,我已尽量降低因为自己的局限性而造成的不利影响,但还是要提醒大家,本书只是一个在阿里集团工作七年、在淘宝一线产品岗位工作了两年的基层员工所作,本书只是对淘宝十年来产品故事的“管中窥豹”,难保不片面、难保完全客观,只求有所启发。

而在内容上的局限,大家可以翻看第01节(第10页)中的“还有一些产品需要大家自行脑补”那一段,希望大家尽早了解,以免怀揣不合理的期待。

本书的主要结构(1)

本书的主要结构

直接一点,

(1)引言:故事要开始了——主要谈一下编写本书的初衷,本书的写作特色、局限性、主要结构与定位。

(2)从“商品”说起——从淘宝最重要的一个“实体”商品说起,大家体会一下它从1、10、100发展到1亿、10亿、100亿之后,在分类系统上要如何适应,又为什么会导致淘宝与卖家的情感破裂?

(3)“淘宝”就是导购——商品有了分类,如何让买家找到?简单的“导购”造就了淘宝、天猫、聚划算、一淘各大网站,淘宝的产品经理们,将怎样对层出不穷的导购方式抽丝剥茧,探究到本质?

(4)“搜索”的启示——相比通用搜索,淘宝搜索承担了流量分配的作用,说夸张点,掌握了卖家的命脉,大家在做这个产品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哲学思考,我们来看看产品经理是怎么变哲学家的。

(5)“电商”还是商——电子商务的本质,还是商务,所以,广告、供应链、大规模定制、数据指导决策……都是绕不开的话题,通过淘宝,让我们看看传统商务在“电子”的帮助下有哪些精彩的未来。这一章,我们会看到淘宝历史上最大的无心插柳——聚划算,它是怎样以一种奇怪节奏长出来的。

(6)“下单”之前——网购,交易的环节很关键,所以我们分为前、中、后来说。“下单”之前,我们会碰到很多重量级的产品,你可以想象,淘宝的最初三四年,居然连诸如购物车和各种营销工具都没有吗?

本书的主要结构(2)

(7)“交易”之时——决定下单之后,一个简单的“何时减库存”的问题,都可以让淘宝的产品经理们苦恼不已,而看似好玩的“拍卖”与“秒杀”交易,背后又有哪些纠结?更可怕的是,到底是怎样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以让三个月、几十个人的辛苦工作完全白费?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职场黑洞  宜家真相:藏在沙发、蜡烛与马桶刷背后的秘密  冬季与迷醉  饮膳札记:女教授的19道私房佳肴  故纸眉批(全本)  富爸爸富孩子,聪明孩子  九零后的血腥战争  魔山  搜商:人类的第三种能力  快穿:软萌娇妻的艰难生子救夫记  可爱的中国  寿师  武帝独尊  贵族药师  大地财皇  哭泣的骆驼(完结)  孔子密码  从空间之力至诸天  科技制霸  我的医务生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