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快一点,这是老总的电话。”
如果你是小王,一定有不少人很讨厌你,因为他们每天都要帮你接电话、记留言;也有少数人会羡慕你,很多人打电话找你,说明你很重要。可是仔细想来,小王倒不一定是办公室里最重要的人,只不过他的电话最多罢了。这可能表示他的工作有很多联络及协调的内容,不一定重要,但是紧急。小王本人也许无可奈何,因为电话多,自己要做的事情老是被打断,无法投入地工作,工作效率很低。
因此,公司的主管都会配一名行政助理,帮自己接听电话,以便他可以安心地做重要的事。而那些没有助理帮忙的人,就必须学习电话处理技巧:
第一,电话愈少愈好;
第二,电话愈短愈好;
第三,不要随时接电话;
第四,最好每隔一段时间回一次电话。电话是一种管理工具,它是用来联络、沟通的,不是用来寒暄的,职场人士如果不能有效管理电话,将会降低自己的办公效率。据统计,一个上班族上一天班,打电话的时间大概是整个工作时间的13到35,也就是说,一天只不过打了几个电话就下班了。因此,想要提高工作效率,就要提高电话处理能力,电话处理能力也是考核基层人员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要想提高电话处理能力,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打电话和接电话是两回事,要以不同的态度对待:打电话是自己主动的,比较重要;接电话是别人找你,你是被动的。打电话时,你可以控制时间,一般时间较短;接电话时,是满足他人的要求,可能时间较长。所以,打电话要优先处理,接(回)电话次要处理。也就是说,如果你要打三个电话,又要回三个电话,你应该先打电话,后回电话。
第二,无论是打电话还是接电话,都要一次处理完毕,不要重复。重复的原因,当然是忘了讲完,或者是要找的人不在。所以我们必须用千方百计、无孔不入的原则,一次完成。留话请对方回电,询问对方的手机、传真、E?mail等,都是可以采取的方法,千万不能听到对方不在,就“谢谢,再见”,那这通电话就等于白打了。
第三,如果要打出去的电话很多,就要先排好顺序,例如要找三个人,第一个经常不在,第二个偶尔在,第三个一定在。那我们就先打那个经常不在的,再打那个偶尔在的,最后才打那个一定在的。因为,凡事先从最困难处着手,其余的就会迎刃而解。
第四,如果可能的话,尽量一次做完打电话及回电话的事,不要分批处理。例如,现在要通知五个人下午来开会,就一次把这五个人的电话打完,而不要先打一两个,等有空再打一两个,直到全部通知完为止。这是因为分别处理要比统一处理花费的时间要长,所以我们尽可能一次做完。回电话也一样,等手边的事告一段落再一次性回复,要比一会儿打一个节省时间。
第五,如果可以,请别人在某一时段打来电话,这样会更有效率。例如,上午要用心思考,最好少接电话,主动告知别人你下午才接电话,久而久之,别人就不会随时打来电话了。也许你会担心万一有紧急的电话怎么办,根据8020法则,在十个电话里,八个都是琐碎的,只有两个才是重要的。“也许”、“可能”、“大概”都是我们的猜测,为了猜测而耽误正事是划不来的。
8020法则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意大利的经济学家与社会学家帕累托所提出的。
帕累托认为,在任何团体中,比较有意义或比较重要的分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分子则占多数。换言之,任何一组对象或任何一个团体中,都有不可或缺的“少数”,以及可有可无的“多数”。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分子,就能控制全局,这项原理也就是当今管理学界所通称的8020法则——即80%的价值是来自20%的因子,其余20%的价值则是来自于80%的因子。
虹桥书吧BOOK。
第6节:引子一(3)
在时间管理的运用上,8020法则说明的是,任何事情的处理,都要找出其关键,也就是何者为“20”。第六,电话时间尽可能缩短在1分35秒内结束,长话短说。
第七,电话的内容不外乎是人、事、时、地、物,重要的数字及地点都要重复说明,例如几月几号、门牌号码、电话号码、几点几分等,必须重复一次,以免记错。
第八,选择比较好的时段通电话,通常是下班前。因为这个时候大家准备收拾书包,没人愿意与你说废话。公事与私事并不一样,用不着闲扯,避免题外话,可以节省时间。
会议的时间管理
“喂!别忘了明天早上9点的会!”相信任何一个上班族听到“开会”这个词都不免皱眉头:“唉!又开会!”
只要有三个人以上,有议程,就可以开会。而且,一开就是一个上午或者一个下午。怪不得中国人常说:“会无好会、宴无好宴。”会议泛滥,只会增加公司成本。行政效率愈高的组织,会议愈少;行政沟通愈不良的组织,会议愈多。
严格地说,只有两种情形之下,需要开会:其一,有重大决议需要传达或重大事件需要宣布时,一般由总经理主持会议;其二,要开展动脑性质的业务或制订企业计划时,由单位或部门主管主持。其他的会议,几乎都是浪费时间的,而时间就是金钱,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了金钱。
在行政沟通的分类中,“会议”属于平行沟通。平行沟通,顾名思义,是指平等双方之间的沟通,沟通双方平起平坐。可惜,中国式的会议多半请一个“高级领导”当主席,所以会议经常流于“听报告”、“听训”等形式,而没有真正的沟通。这类会议通常是3∶3∶3模式。
何谓3∶3∶3模式?有两种解释:其一,会议前,事情已决定了13;会议后再决定13;其余的13在会上解决。其二,会议开始后的13的时间,用来听“主席报告”,此时大家尚在暖场,并未进入状态;中间的13时间,叫做“议案讨论”,这时与议题相关的人会很清醒,其他的人则仍不明就里;直到最后13的时间,是“议案表决”时间,这时大家才快马加鞭地让“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也就是到了最后那个“13”时间,才会有个“虽不满意,但可接受”的结论。了解这类会议的模式之后,我们应该明白:开会时,“时间久”、“人数多”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或许“时间愈短”、“人数愈少”反而更能达成共识。至于如何做到有效地管理会议的时间,下列几点可以作为思考的依据。
会议安排在下午比上午好
原因是,上午是黄金时段,需要做比较细致的工作。会议本来就是一种低效率的管理行为,所以,千万不要在高效率时段做低效率的事,这是种极大的浪费。每周一的下午及周五的下午是管理的黑暗期,不适合作任何决定,最好也不要用来开会,避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会议时间以60至90分钟最为恰当
重要会议不要超过90分钟;一般会议不要超过60分钟。
采用分点而非整点开会
时间有递延效果,例如,早上9:00开会,一般会开到12:00,10:00开会,一般也会开到12:00。因此,我们若从9:45开到11:00,或从15:30到16:30,那么会前、会后就有更多时间进行准备和沟通。
与会者要面对大门
与会者面对大门,会使迟到的人心生恐惧而减少迟到。迟到的人永远有迟到的习惯,不是因为特殊的原因。如果能避免迟到,会议就能避免常常中断,也可以节省时间。
会议的人数愈少愈好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剑道,我真不想无敌 砍掉成本:企业家的12把财务砍刀(升级版) 金牌庶女 欲望挣扎 史前入侵 封神榜西周伐纣 远离 诡夜娃娃 花花实习生 异形战场 一代御医司徒白 勿忘君心·神泪 你这警察怎么那么猛啊 火门往事 末世之时空碰撞 夜狼品春秋 月姬 公主线 完整版 后现代经济 孽徒住手,我可是你师父! 华尔街冲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