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中高显再没有其他表现,而且他也不像高肇那样留有恶名,可能主要原因是死得早。《魏书·常景传》先记常景受敕参议修订律令,时在“正始初”,接着说“世宗季舅护军将军高显卒”,高肇请常景“作碑铭”,时高肇官衔为尚书右仆射。高肇为高显立碑,请当时以文采著称的“尚书邢峦、并州刺史高聪、通直郎徐纥”,加上太常博士常景,一共四人,为高显写碑铭。四人各自交稿,宣武帝让崔光评判四文高下优劣,崔光认为常景写得最好。崔光感慨道:“常景名位乃处诸人之下,文出诸人之上。”《常景传》讲这个故事当然是为了显示常景的才气,但这个故事也足以反映宣武帝对两个舅舅的爱护。高肇请朝中第一流的四个文士为高显分别写碑铭,只用一篇,另三篇作废,而这四个人竟然也都欢然从命。正始年邢峦为尚书,仅在正始元年(504),因为到这年闰十二月他就奔赴汉中前线了。由此可知,高显死在正始元年,距他初至洛阳才两三年时间。
高肇亡兄高偃今可考知者有三女二儿,其中高英即宣武帝高皇后,有墓志出土。墓志志题为“魏瑶光寺尼慈义墓志铭”,可见她出家后的法号是慈义。墓志:“尼讳英,姓高氏,勃海蓨人也,文昭皇太后之兄女。世宗景明四年纳为夫人,正始五年拜为皇后。”高英生一儿一女,皇子夭折,女儿就是建德公主。建德公主后来嫁给萧宝夤的长子萧烈,萧烈的母亲就是宣武帝的妹妹南阳长公主。孝庄帝永安三年(530),萧宝夤以谋反被杀,萧烈同死,那时建德公主应该还不到二十岁。
高英有个姐姐,嫁给了博陵崔模。崔模的大姐是崔宾媛,崔宾媛墓志的志盖文字详列家人信息,叙崔模妻室云:“(崔)模妻荥阳郑氏;继室范阳卢氏;继室渤海高氏,宣武皇帝后姊。”原来崔模有三任妻子,前两任荥阳郑氏和范阳卢氏可能早死,续娶了第三任高氏,这位高氏就是高英的姐姐。高肇一家与河北大族联姻,仅见二例。孝明帝初期,崔模与弟崔楷作为高肇的朋党被审查,最重要的关联大概就是婚姻关系。高英还有个妹妹,嫁给了河间王元琛。《北史·文成五王传》:“(元)琛妃,宣武舅女,高皇后妹。”高偃之子、高英之弟高贞,死于延昌三年(514)七月(见《魏书·礼志》),有碑存世。
史书中可见的高肇家人,还有高肇的两个从妹,二人是亲姐妹,其父很可能是高飏之弟高乘信,他和高飏一起在太和初“入国”。这二姐妹入洛后,妹妹嫁给内侍出身的茹皓,姐姐嫁给安定王元燮。元燮是孝文帝的从叔,嫁给元燮的这位姐姐,就是前面提到的、被北海王元详的母亲斥为“高丽婢”的那位。很可能就是在妹妹家里,她与常来这里的元详相遇相爱。茹皓在孝文帝时期是“白衣左右”,宣武帝即位后“侍直禁中,稍被宠接”,到宣武帝亲政后“眷赉日隆”。高肇把自己的从妹嫁给他,显然是在和他建立联盟关系。热衷而贪权的元详巴结茹皓,在茹皓结婚时“亲至其家,忻饮极醉”。元详认识了元燮的妃子高氏之后,与茹皓更是走得热络。《魏书·北海王详传》:“详既素附于皓,又缘淫好,往来稠密。”高氏于元详为从叔母,事属乱伦,故史书其事,用了一个“蒸”字。元详当然也知道利害,所以“严禁左右,闭密始末”,很小心地保持着这个关系。
虽然高肇兄弟和那时其他骤然暴发的权势人物一样,努力把自己的家族攀附到旧族名门的行列,但高肇似乎在还葬与联姻两个方面都不太积极。可能这是因为他们教育水平不高,对郡望建设的意义认识不足,而一味热衷于拥抱眼下的权力。不过,也可能仅仅是因为历史给他们的时间还不够长。
⊙《魏书》卷八四《儒林传》,第2002页。“世宗即位之后,仍在左右敷训经典”一句之前,已叙“高祖崩”后,诸臣议昭穆,邢峦欲弹崔光事,显然在从鲁阳返回洛阳之后。
⊙《北史》卷一三《后妃传》记孝文文昭皇后高氏(即高照容)“后幼曾梦在堂内立,而日光自窗中照之,灼灼而热,后东西避之,光犹斜照不已。如是数夕,怪之,以白其父飏”。接下来记高飏问辽东人闵宗,闵宗以为“奇征”,推测说:“昔有梦月怀,犹生天子,况日照之征!此女将被帝命,诞育人君之象也。”见第501页。这一段看起来像是在王显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拔高,把入宫之后做梦生病的故事提前到幼年,而且更像是高家人物口吻,极大的可能是出自高肇之口。
⊙寿兴名昞(或昺),唐人避讳改用其字。见《魏书》卷一五《昭成子孙传》校勘记第四条,第448—449页。
⊙《北史》卷一五《魏诸宗室传》,第569页。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迷惑于宣武朝史事中,一会儿提到侍御师王显,一会儿提到御史中尉王显,前者微贱,后者隆贵,就以为是两个人:“医师侍御左右,因以名官。后魏之制,太医令属太常,掌医药;而门下省别有尚药局侍御师,盖今之御医也。此又一王显,非御史中尉之王显也。”其实是同一个人。见《资治通鉴》卷一四七梁纪天监七年三月,第4581页。
⊙高飏与妻袁氏的子女数量等问题,请参看我为高琨墓志所写的疏证,见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修订本),第71—73页。
⊙高肇、高照容的长姊高氏的墓志出土情况,见《河北曲阳发现北魏墓》,《考古》1972年第5期。高氏墓志的录文见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修订本),第204—205页。
⊙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第97—99页。
⊙成功的例子很多,最典型的是杨播兄弟“重返”华阴故里成为正宗弘农杨氏。参黄桢《制造乡里:北魏后期的弘农习仙里杨氏》,载《国学研究》第36卷(2015年12月)。
⊙与高肇家情况接近而又试图攀附勃海高氏的,还有出自辽东的高道悦家族。《魏书·高道悦传》说这一家本是“辽东新昌人”,道悦父高玄起入魏后“遂居勃海蓨县”。高道悦墓志仍称辽东新昌人,见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修订本),第142—144页。不过高道悦的埋葬地却在“冀州勃海郡條(蓨)县”之“崇仁乡孝义里”,可见他的家庭(或家族)正在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勃海高氏。
⊙据清人吴式芬《金石汇目分编》卷三之二,直隶河间府景州有“后魏护军将军高显碑铭”,应该与高肇及其子侄在同一个墓地。见《石刻史料新编》第27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第20694页。
⊙据高湛墓志,高湛于元象二年十月十七日(539年11月13日)“迁葬于故乡司徒公之茔”,见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修订本),第420—421页。司徒公即高肇,可见高肇也葬在勃海。
⊙高庆死于元愉之乱,仅见于《高庆碑》,碑见《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三册,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14页。
⊙王银田:《元淑墓志考释——附北魏高琨墓志小考》,《文物》1989年第8期。按《山左碑目》记有神龟三年之高偃碑,碑文已佚,似乎高偃在神龟三年迁葬勃海。
⊙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第71—73页。
⊙有关北朝勃海高氏郡望问题,参看仇鹿鸣《“攀附先世”与“伪冒士籍”——以渤海高氏为中心的研究》,《历史研究》2008年第2期,第60—74页。
⊙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第114—115页。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修订本),第61—62页。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修订本),第140—141页。
⊙陶钧:《北魏崔宾媛墓志考释》,《收藏家》2012年第6期,第25—34页。
⊙高贞碑见《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四册,第143页。据碑文,高贞死于延昌三年四月,《魏书·礼志》所记七月,可能是议礼时间。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偷吻时星草原著小说未删减版 盘龙之史上最强 人家是一头好人[末世]萨巫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笔趣阁 偷吻时星草笔趣阁无防盗章 漂亮小狐狸被迫修罗场[无限] 火影之水白赖 涟漪效应时星草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笔趣阁 嫁给兄长的竹马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笔趣阁 五灵神卫 穿进权谋文后绑定了农场系统 冷艳校花华丽归来 权色巅峰 咒灵操使,但小学生 我只想安静地当个魔法师 末日浩劫:情与恨难抉 最佳位置吴少贵生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笔趣阁 嫁给一座荒芜城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笔趣阁 末世第十年扶华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笔趣阁 美食评论家 古代小清新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