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龙腾小说网>别说你懂小孩子:我们该怎样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 第四章 智力从哪里开始从哪里得到(第5页)

第四章 智力从哪里开始从哪里得到(第5页)

不过生活中,很多家长能够做到前一点,但是却做不好后一点。家长们都非常关心孩子的进步,包括各种方面的进步。但是很多时候,家长们都会因为过于急切而忽视儿童的发展规律。

这是不可取的,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负担,而且也难以取得好的效果。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针对孩子的年龄与思维发展的水平,选择形式、难度、量都比较适合儿童的方式,培养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

6.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出现得很早

心理观察:天平任务2

6.1没有被解决的问题

76年,西格勒的天平问题实验为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科研信息,但是因为西格勒所找的被时的年龄限制,我们只能知道儿童5岁以后的情况,至于5岁以前的发展情况,则是相对空白。

而“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疑问也依然没有被回答。在西格勒的实验之后,有一个学者还是利用了天平问题的研究方法,为这个答案提供了一定的信息。

6.2心理实验:5岁以前的问题解决能力

那么,儿童5岁以前是否有问题解决能力呢?1995年Case同样利用天平问题对对更小的儿童进行了实验,探索了他们对于天平问题的解决能力。

Case的实验很简单,他给婴儿呈现一个天平,天平的一端力臂上挂着铃铛,当天平晃动的时候,这个铃铛就会响起来。

实验时,实验者要求被试们使天平上挂着的铃铛响起来。当被是不能解决问题时,则当着被试的面击打、或者触摸天平的一端使得铃铛响起来,然后再次要求被试们使天平上挂着的铃铛响起来。

结果发现被试中,4-8个月的婴儿会模仿实验者的行为模式,和实验者一样击打或者触摸天平的一端使铃铛响起来。12-18个月的婴儿则在模仿的同时,试图把天平的另一端按下,使得有铃铛的一端抬起,然后敲响上边挂着的铃铛。2岁到3岁半的儿童则根本不需要实验者的示范,自己直接解决了问题,完成了实验者要求的任务。而4岁到5岁的儿童,则能够利用实验者所给的轻重不同的积木,把它们放在天平两端,使得铃铛响起来。

6.3实验结论:个体婴儿期时,就具有一定的简单的问题解决能力

从这个实验结果,Case得出个体对于天平问题的结论。

结论:简单的解决能力早在婴儿期就出现了,并且个体的这种解决能力是不断提高的。

6.4教育策略:对孩子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孩子年幼时开始

实验告诉我们,个体的问题解决能力在婴儿期就出现了,但是问题解决能力有限,有时需要成人的引导和帮助。

所以家长对孩子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让孩子通过模仿成人的解决方式,或者通过摸索发现新的解决办法,或者直接通过思考发现事物与目标之间的关系都是寻找问题解决方法的方式。家长可以在这些方面做适当的引导。

不过,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问题解决能力发展有一个过程,所以家长们也不要过于心切,对孩子的培养也应视孩子的发展水平而言。

7.让孩子的思考具有远瞻性

心理观察:汉诺塔实验

7.1不为后来考虑

有一次,我去邻居家玩,邻居一家都不在,就几个小孩坐在地上斗地主。我很无聊,在旁边观看了一会儿,发现年幼的孩子就是比不过年长的孩子。小一点的孩子总是只看到眼前的胜利,在出牌的时候没有远瞻性。总想着比别人大就好,结果经常是到最后剩下一手烂牌。而相对大一点的孩子则好一点,能够比较有计划的出牌,并最终达到胜利。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小孩都是如此,小的时候对问题的考虑不够长远,只想到目前的状况,不会安排近期目标与最终目标的关系。

心理学家对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研究中,就有关于儿童对小目标和大目标的处理的研究,比较有名的就是Klahr的汉诺塔实验研究。

7.2心理实验:Klahr的汉诺塔

Klahr的汉诺塔改编自河内塔和伦敦塔。而河内塔又是以流行于19世纪的一道难题为基础设计的一个特殊装置,经常被学者用来研究个体的问题解决能力。后来在研究中,Shallice在河内塔的基础上又设计了伦敦塔。

Klahr的汉诺塔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装置有6个相同大小的底座,其中6个底座排成2排3列,一一对齐。还有多个大小不一样的铁筒,可以从小到大,由下直上的倒扣在底座上。

选取3-6岁的儿童为实验对象,进行了汉诺塔实验。实验时,Klahr和儿童相对而站,分别站在汉诺塔实验装置的两侧。Klahr首先按照由下至上,从小到大的规律在儿童那一侧的3个底座上倒扣了n个铁筒。然后实验者同样在自己这一侧的3个底座上倒扣上n个铁筒。其中实验者与儿童的铁筒放置的情形不一样,假如儿童的铁筒是在他右手方向上的那一个底座上,那么实验者的铁筒就在儿童左手方向的那个底座上。

然后实验者要求儿童将自己那一侧的一堆铁筒以尽可能少的移动次数摆成实验者这一侧铁筒摆放的状态。如果是上面所假设的问题,那么儿童就需要将自己右侧底座上的铁筒摆放到左手边上的底座上。

在移动之前,实验者告诉儿童,每次移动只能移动一个铁筒,而且大筒只能在下筒上面,儿童不能把下筒放在大筒上面。

实验过程中,实验者倒扣的铁筒的数目由一个逐渐增多,问题解决所需要的步骤也逐渐增多。

实验者观察并统计儿童解决问题时的行为反应,以及总共所用的步骤,看不同年龄的被试是否能够成功的完成汉诺塔实验问题。

结果发现,3岁儿童中,大部分只能完成2个步骤的问题,也就是只用移动两下就可以将自己这一侧的铁筒摆成实验者那一侧铁筒的状态。而4岁儿童中,大部分都能够解决4步骤的移动问题;5岁和6岁的儿童中,大部分已经能够解决5-6个步骤的移动问题。从这个结果上可以看出,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而提高的。

除此之外,实验者还观察到年幼的儿童中会出现,当自己无法按照规则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放弃考虑实验规则,按照自己的想法移动铁筒,以达到目标。

7.3实验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思考更具有前瞻性

从汉诺塔实验的实验结果中,实验者得出了这样的实验结论。

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这种能力逐渐提高,思考更具有前瞻性。

而实验者所观察到的年幼的儿童通过自己的规则解决问题的现象也说明了,儿童在年幼的时候对规则的遵守能力更低一些,也就是说年长的儿童更加懂得遵守规则。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口腔正畸学  非常霸女  王牌修真者  复仇冷公主,要定你  九步,走进孩子的心  终极护花高手  我的爱东方不败:爱上女魔头  霸道兵王在都市  丑小鸭的大牌男友  暖心24小时:步步为营  护花狂龙:绝世天才霸校园  护理心理学  且拾起一池落花:一位心理学家的感怀  无限不现实  贵族学院:腹黑少男少女  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  儿科学  爱与恨的源泉之霹雳MIT同人文  赖上霸道校草  老年护理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