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孩子的态度是怎样发生的改变
心理观察:态度改变实验
4.1孩子的转变
有一次走亲戚的时候,给亲戚家提溜了一箱旺仔,原因是他家的小孩特别爱喝。不过到他家之后,忽然发现他家的孩子不喝旺仔了,只喝白开水了!这真是一个惊人的转变!
好奇之下,我问起了原因。原来是小孩上幼儿园之后,交了一群小朋友。这一群人当中的头头就不喜欢喝旺仔。看到小孩天天捧着旺仔喝,就跟小孩说了一堆喝旺仔的坏处,并说他们一群人都不喝旺仔,要小孩也不要喝了。就这样,渐渐地小孩真的不再喝。他父母说小孩似乎是真的认为喝旺仔很不好,因为小孩还经常建议别的孩子不要再喝了。
从这件小事当中,我们似乎可以找到一个改变孩子某些不良行为或看法的方法。不过我们也不明确这样的方法究竟是否可行,因此,我们需要找一些有力的实验材料来看看我们的猜想是否可用。
4.2心理实验:糖果实验
心理学家布莱姆曾经在如何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上以儿童作为实验对象做了个很有意思的糖果实验。
布莱姆告诉作为被试的孩子们,有一些糖果给他们吃,他们可以在两种糖果中任选其一。布莱姆说完这话后,并没有给孩子们糖果就离开了了,然后他的助手进入了房间。这名助手替代布莱姆给孩子们发糖果,但是,他并没有像布莱姆所说的那样做。助手只是任意地将一种糖果发给每一个孩子,而不是让孩子们自己来挑选糖果。
发糖果的过程结束后,布莱姆进到房间,再次现身。布莱姆通过与孩子们进行谈话了解到,当孩子们被助手强行塞给某种的糖果之后,孩子们改变了原本对糖果的评价,认为原来自己喜欢的糖果不好看或者不好吃了,而拿到手的糖果相对更好。
4.3实验结论:行为及行为结果也会改变态度
布莱姆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是:
本来孩子们预期自己可以选择喜欢的糖果,但他们发现实际上并不如此,他们得到不是自己喜欢的糖果,因此他们感到自己被加上了一种额外的束缚,这种束缚导致他们对本来喜欢的东西也不喜欢了。
心理学家从类似于布莱姆实验中的现象与布莱姆实验的结果得出结论。
结论:人们的内心只有在保持一致的时候次啊会处于平静与和谐的状态,当不协调出现时就会导致人们心理上的不和谐。这种心理上的不和谐会推动人们去重新建构自己对外面世界的看法,或者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去解除不协调状态,是自己的内心恢复平静和谐。
4.4教育策略:怎样看待态度改变?
从实验的结果,和心理学家得出的结论中,我们知道当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时候,人们的内心其实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会使人选择改变态度或者行为来是内心重新达到平衡。因此我们可以获得一些相关的启示:
(1)利用内心不平衡感改变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和态度。
比如说当孩子不愿意正经吃饭时,你可以告诉他不正经吃饭的危害,像爱生病,长不高等。通过让孩子了解不正经吃饭的危害,让孩子在对待正经吃饭的事情上出现不平衡的状态。然后在这种不协调的状态下引导孩子改变自己的行为,让孩子内心恢复协调状态,同时也就慢慢的改正了孩子的行为。
(2)注意不要让自己的观点影响孩子思考的积极性。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以自己的观点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但是很多时候,孩子的看法不一定就是错误的,相反他们的想法具有很大的创新性。
如果每一次,孩子通过思考后得到的结果都被父母“纠正”,那么很容易改变孩子以前那种爱思考,喜欢提出创新性观点的行为。他们会逐渐以为自己的思考是不好的,没有必要的,渐渐地他们会变得只会听从家长的说法,不再自己思考,提出创新的点子。
因此,家长们应该注意一点,不要让自己的观点抹杀孩子思考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5.是什么让孩子变得爱撒谎
心理观察:说谎实验
5.1孩子学会了说谎
我记得我有一个邻居,孩子都出去打工了,自己一个人照顾着孙子。邻居们那一辈是苦惯了的人,对待自己的孙子也特别的严厉,如果孩子犯错了,就会很严厉的批评他们。
有一次,过年的时候,我又听到邻居在骂孙子。原来是因为邻居的孙子撒谎,骗她说自己的压岁钱丢了,事实上是全部花掉了。一开始的时候邻居并不知道,只是有些着急和可惜。不过这哪里瞒得住,很快邻居就知道了事实。邻居气得不行,不管过年不过年,骂了他孙子一顿。从邻居骂孙子的话中,我可以听出邻居更气的是孩子居然学会了撒谎。
估计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撒谎的时候,都会有生气的感觉。不管家长生气后面存在一种什么样的深层原因,我们在这里需要弄清楚的是孩子为什么会撒谎,是什么促使了他们这种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正确的应对方法,
5.2心理实验:消失的兔子
在这种疑问的基础上,国外有心理学家以儿童为被试对此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说谎实验。
实验在一个大房间里进行,这个房间的一面墙上有一面单向玻璃,实验者可以通过单向玻璃在儿童不知情的情况下观察儿童的行为活动。
房间里的一个角落里放了一只笼子,笼子里装有一只非常可爱的兔子。放置笼子的地方经过特殊的处理,里面设置机关,可以使兔子掉进机关,消失在房间内。在房间里相对的一个角落里则放着一堆有趣的玩具、几本五颜六色的连环画册和一些诱人的糖果。
实验时,实验者每次带一名被试进入房间,进入房间不久后实验人员就像儿童表示自己有事,将要离开几分钟,希望孩子帮忙看好那只兔子。然后实验人员就离开房间,通过房间墙上的单向玻璃观察孩子的行为反应。
结果很多孩子都是一开始的时候非常认真的帮忙照看兔子,但是过了不久后,他们就被角落里的玩具、画册和糖果吸引了过去,开始玩那些有趣的玩具,而把照看兔子的任务放在一边。
实验者则趁着儿童忘记照看兔子的时候按下开关,使兔子消失在房间内。于是当孩子返回查看兔子的时候就会发现兔子不见了。这个时候,实验者再进入房间,并询问孩子兔子怎么不见了,在询问的时候观察、记录孩子对此问题与情境的反应。
孩子们对此的反应多种多样,有的孩子向实验者完全否定事情的经过,有的孩子勉勉强强的告诉实验者实情。而且实验者发现,当实验者追问的越厉害的时候,被试们就越不敢承认是因为自己贪玩或者贪吃导致的疏忽。
5.3实验结论:现实威胁引起孩子说谎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终极护花高手 贵族学院:腹黑少男少女 无限不现实 老年护理学 爱与恨的源泉之霹雳MIT同人文 非常霸女 护理心理学 护花狂龙:绝世天才霸校园 口腔正畸学 且拾起一池落花:一位心理学家的感怀 儿科学 九步,走进孩子的心 复仇冷公主,要定你 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 我的爱东方不败:爱上女魔头 丑小鸭的大牌男友 暖心24小时:步步为营 霸道兵王在都市 赖上霸道校草 王牌修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