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与“喉”的谐音隐实示虚
方言词中的“猴”字可以是各种同音字的谐音。下面绝大多数的例子都是从方言词典引录的,免标词典书名及编纂者。连续引同一地方两个或更多的例子时,仅在第一个例子标地方名。
(一)谐音“候”,是“情状”的意思。即火候、征候、兆候,等词中的“候”。
上海,猴极:急躁。即“候急”:急的情状。
《汉语大词典》:“猴急:形容急欲做某事或焦急。”引例《孽海花》第22回:“郭掌柜还礼不迭道:‘你别那么猴急,你且坐下,我给你说。”茅盾《泡沫.第一个半天的工作》:“他此时右手拿着帽子,左手臂弯上挂着西装上褂,站在密司李的桌子前,脸色很猴急。”避难而不解释为什么偏偏要说“猴急”。“候急”的谐音,即人的情状急。
北京,变眼猴儿:容易变脸的人。即改变脸色表情,“眼”谐音“颜”。
急脸猴儿:容易着急动怒的人。土猴儿:浑身泥土的人。屎猴儿:旧指掏粪工人。逗猴儿:轻佻地开玩笑。即逗弄情状。“猴头狗:嘲讽人轻浮油滑”。由“候透苟”谐音,即透露出不正的情状,变动了字序,以便谐音成趣。“面猴儿:一种酥而软的甜瓜。也叫‘老头乐’。”理据是“绵软的征候”。
哈尔滨,气猴儿:小孩故意惹人生气。惹人生气的情样。酸脸猴儿、酸脸猴子:容易翻脸的人。哈尔滨话“酸”有“不随和;易怒;翻脸”义。即:酸脸候。《哈尔滨方言词典》把这两个词解释成:比喻容易翻脸的人。比喻的解释是错误的,因人与猴无都无所谓酸脸。对于谐音趣难词,方言词典往往错误的解释成比喻。本文后文从方言词典引录词义时,一般删去“比喻”两字。
乌鲁木齐,痩干猴儿:肌肉不丰满的人。
脏猴儿:将自己搞得很脏的小孩儿。
山西忻州,跳蚤猴:举止不稳重。日粗猴:爱吹牛。撂炭猴:油腔滑调,不务正业的人。都谐音“候”。撂炭是未充分燃烧而废弃的炭,谐音:他所谈的是大家所不取的。即油腔滑调。大家所不干的事,他却“贪恋”,即不务正业。
鬼出阎猴:爱出洋相;很吝啬。“阎”是“言”和“颜”双重谐音。“鬼出出”省为“鬼出”。鬼出出的说话和颜面情状。另谐音“鬼蹙蔫”,指用钱不爽快,即吝啬。阎猴的字面意思是姓阎的猴。
太原,剌猴八怪:长得丑。即情状怪。
甘肃陇东方言“杀鸡给猴看”的意思是:特意给某人作出让他警戒的提示。也不限于陇东话。郭沫若《反正前后》:“他不过使用了小小的权术,杀鸡给猴看。”类似的说法是“杀鸡骇猴”。《汉语大词典》:“杀鸡骇猴: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的人。”又《官场现形记》第53回的例子:“俗话说得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现代汉语词典》:“杀鸡骇猴:比喻惩罚一个人来吓唬另外的人。也说杀鸡给猴看。”温端政《中国俗语大词典》同条解释说驯猴人杀鸡放血吓唬猴子,使它就范。”然而,实在没有为驯养猴子而杀鸡的道理。驯养猴子是要它学各种表演,而杀鸡与这些表演内容没有丝毫联系,怎么能起到使它就范的作用?《现代汉语词典》不采取这种解释就是认为不正确。以陇东话来说,曲折与奥妙仍然在于谐音为趣。词就是“先杀鸡给猴看”的简说。由“显杀机给候看”的意思谐音。显露出杀机来警戒人,已经把意思说清楚了。“给候”也就是给个兆候的意思,同义复说。如此对比,“杀鸡骇猴”就也是“杀机与骇候”的复说。
“鸡毛猴性子”:甘肃陇东方言此词指人做事急躁、轻冒、不稳重。但不能说是比喻,因为鸡与猴无所谓天性急。人与一切动物有性急的时候,也有不急的时候。而且更与鸡毛无关。实际是由“急.毛.候性子”的意思谐音成的。毛:毛躁。“候”与“性”复说。
(二)也谐音“候”,但另是等候义。
北京,白吃猴儿:专爱吃白食的人。即等候着吃白食。
武汉,猴:东西;事情。按,古代区分节气,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合为气候。气、候,近义。候一气—器一东西;事情。
南昌,猴,希望得到。即等候。
西安、银川,猴年马月:不可知的年月。即等不到的时间。“候到什吗年月”意思的谐音。有的方言说“驴年马月”,是“什吗年月遇到”意思谐音。哈尔滨说:猴儿年腊月、猴儿年。腊月谐音:哪一月。
乌鲁木齐,藏麻麻儿猴儿:捉迷藏。
麻,指不清楚。也是从“候”谐音成“猴”,指情状。吐鲁番话相同。甘肃平凉、庆阳、合水等地:藏(或读为“墙”音)摸摸猴儿、藏麻麻猴儿。(也说:藏麻麻糊儿。西宁:藏麻麻胡。“麻糊”与“麻候”同指)东北话:藏猫猴。山东平邑:藏毛猴。陕西宝鸡、新疆鄯善:藏猫猫猴。“猫、冒”谐音,指冒捉、胡捉。福建建瓯:储角猴。猴,却另谐音同音异调的“勾”,指捉;“储角”指其他玩者藏在某角落。
山西忻州,野猴:四处游荡的人。即守候在野外。
(三)谐音“侯”。
山西忻州,家窝猴:在家里霸道而在外懦弱的人。侯:名词做动词,称侯王,即指称霸。也可谐音“吼”,指厉声呼喊,发号施令。
“侯”的古义为箭靶。被特用于指骰子上面的点数,因相当于靶。
掷骰子,南京说:掷猴儿。相当于说射靶。北京说调猴儿、吊猴。双兼谐音“厚侯”,指调出骰子大点数的“侯”。
乌鲁木齐,三猴子:用三只色子赌博。这种玩法,贵阳叫“三老猴”,徐州叫“赶猴儿”,都谐音“侯”。
北京,老六猴儿:腰先着地的跌倒,仰跌。如:“他脚底下一出溜,玩儿了个老六猴儿。”六猴,指骰子的六点在上面,即幺点在下面为底,谐音“腰”先挨地的跌倒。
一猴猴儿:一点点(食物)。
猴儿肉:讥讽菜肴中肉少。一猴(侯)即一点,后一词中省说“一”,多了一重机关。
山西忻州,猴儿狗蛋:形容球状物小。“猴儿”即与北京方言“一猴猴”指一点点相同。“狗蛋”是“疙瘩”的谐音。猴儿下颏子:很小的窝窝头馍馍。猴尿:微薄的家产。尿,也是水。俗语
以“水,,指钱。
把掷色子趣说成“耍猴”之类,在方言俗语还有几种而成为系列。六点涂红色,即朱色,由此谐音为“赶猪”、“猪窝”。三个色子的不同点数组合又有各种花样称名。由“样”又谐音出“放羊”、“赶老羊”的说法。玩此为赢钱,钱就是宝。由“宝”又谐音出“捉豹”说法。
(四)谐音“厚”。
太原,猴趾甲:变厚的脚指甲。
哈尔滨,涨猴儿:随意涨价。涨、厚,复说。
银川,猴奸:极自私,狡猾。徐州,猴:聪明。哈尔滨,猴儿精、猴儿奸:聪明(贬义)。但人比猴聪明得多,不会反过来比喻。“厚”指聪明的程度甚。甘肃陇东说“奸得像个猴”也是把谐音趣说成比喻。
徐州,猴:聪明。猴妻:过于聪明的人。“猴”是“猴奸”的省说。“妻、气”谐音。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神秘帝少:追爱赌神邪妻 发展成本与区域经济金融研究 中医学 倾世神女之狂逆九天 国际视野中的资优教育 孩子的未来,最有价值的投资:淘气鬼也能上清华 豪门换换爱:傲娇男攻略 风水密码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湖泊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瀑布 经济法 世博让企业更辉煌——上海世博赞助企业10大经典案例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实例 不死武帝 妖妃,逮住 丑丫头变身校花 不是公主的公主 我和苏联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 和天使一起成长 名门贵妻:误惹亿万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