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斗”是“通斗”的谐音:钱财堆积得通达北斗。“铁板”则是仿词。详见本书《词义论集.详释“铜斗儿家私”、“泼天也似家私”》。
朱庭玉《妓门庭.二煞》:去送来迎,选甚新勤旧怪?(1206.3)
“怪”是“乖”的谐音:乖劣。
赵彦辉《嘲僧.尾》:十年功业难修养,娶得个年老妖精复落娼。卧兔当来受灾障。(1235-8)
“卧兔”指**女。因为“兔儿”是指妓女的隐语。宋代《圆社锦语》:“水表:娼妓。”明代《行院声嗽.人物》:“水表:兔儿。”按,“兔子”的变说。“兔”是“秃”的谐音,本指女阴处平,与男阴突起对比。“子、资”谐音:以女阴为资本。
元《玉壶春》第三折:“这厮他村则村倒会做这等腊臢态,你向那兔窝儿里呈言献策。”《词谑》三十三《一枝花.嘲僧》:“卧兔当来受灾障,常把三门紧关上。那妮子僧房中叫,反教你削了发的柳耆卿后院里嚷。”《宋元明市语汇释》说,因兔指妓女,故“兔窝儿”犹如言妓院娼家,“窝兔”犹如言“宿妓”。解释正确,只是没有解释“兔”的理据。
王氏《寄情人.尧民歌》:闪得人凤凰台上月儿孤。(127514)
凤凰台不是建筑实物,是指男女迭合成两层,即对**的雅说。“月”是“约”的谐音。又如第80条“望月瞻星”是“望约担心”的谐音;第136条“月里去”是“约里去”的谐音。
张鸣善《讥时》: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烘。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非(飞)熊。(1282-7)
是讥讽当权者和出名者都是无学问本领的人,“烘”是“哄”的借音字,点明各种人名实不符。铺眉苫眼即眼睛睁不开,但另指睁眼瞎,即没有文化知识。“两头蛇”是“两头折”的谐音。折,犹如断绝。句言没有知识的人还被说成是如诸葛亮有谋略。《柳州方言词典》:“两头蛇:喻指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的人。”《广州方言词典》:“两头蛇:指在两方面之间挑拨是非、从中取利者。”而“三脚猫”,则应是“山脚冒”的理据:山脚冒冒失失的人。“五眼鸡”它应该是“乌眼极”的谐音:两眼墨黑,胡涂极了。详见《详释“两头蛇、三脚猫、五眼鸡”等系列词语》。
刘庭信《戒嫖荡》:百媚千娆,末尾三稍,眼挫里吃单交。(1429.3)
言最终被妓女抛弃。“眼挫”是“眼错”的别写。“单”是“耽”的别写。吃耽交:交情受到耽过,即没有实现。而无名氏《新水令.步步娇》:积攒下三十两通行鸭青钞,买取个大笠子粗麻罩。妆甚腰?眼落处和他契丹交。虽是不风骚,不到得着圈套。(18494)“契丹”则是“吃耽”的谐音。“不风骚”也就是爱情未实现。与上例可互参。无名氏《满庭芳》:钱苦情甜。契丹家籍绰了穷双渐。(1689.9)“契丹”也是“吃耽”的别写。“家”是状语后的助词,或作“价”。“籍”是“劈”的别写,“绰”是“掉”的别写,参见前文1089.3“劈贤刀”条。
汤式《新建勾栏教坊求赞.一煞》:王孙每意悬悬怀端着赏金。郎君每眼巴巴安排着庆赏口。跳龙门题雁塔悬羊头踏抱尾一个个皆随喜。扎通的亚着肩迭着脊倾囊倒着产大拼白雪银双斗。装孤的争着头鼓着脑舒着眉睁着眼细看春风玉一围。权当个门山日,名扬北冀,声播南陲。(1496-4)
“悬羊头”是“宣头样”的倒序而谐音:炫示样品是头等的。谚语“悬羊头卖狗尾”实际也是“悬头样卖苟伪”的谐音理据。“抱尾”是“豹尾”的别写:以豹尾装饰的旗帜。《晋书.沈充传》:“帅兵临发,谓其妻曰:‘男儿不竖豹尾,终不还也。”’而“倒着产”是“倒着簏”的误字:把箱子中的银钱都倒出来作赏。“门山日”是“开山日”的误字。
汤式《嘲秀才上花台》:生居在孔门,供养甚花神?今年撞入翠红裙。被虔婆每议论。星里来月里去又笑书生嫩。多则与少则许又骂酸丁吝。寝不言食不语又道秀才村。我可甚文章立身?(1598-3)
“月里去”是“约里去”的谐音:应约而去。“星里”则是虚假的陪衬。“多则与少则许”是“多则愉少则吁”的误字。
张氏《偷期.序》:蹙金莲双凤头,缠轻纱一虎口。(1648.5)
无名氏《阿纳忽》:双凤头金钗,一虎口罗鞋。(1767-6)
虎口,指大指与食指间的豁口,此句则另指绣鞋的鞋口处。“虎”是“跗”的方言读音谐音。
无名氏《驼背妓》:你这形骸,其实歪揣。调稍弓着不的扯拽。窍头船趁早儿撑开。(1666-7)
“窍头”是“翘透”的谐音。“翘”指驼背;“透”指**。乘“船”也是指**的隐语,从女性在下位而说。以“御”指男性的**,机抒相同。
无名氏《满庭芳》:俺家里粜风卖雨无门禁。处了亲临,攒下百十笼轻罗异锦,藏下六七箱美玉良金。(1689-11)
“风”是“缝”的谐音。指女阴。“雨”是“愉”的谐音。已见前文“粜风卖雨孔方兄”句例。“处了”是“除了”的别写。例句实际是说除了钱而外才没有门禁,即无钱就不能进来。即不计较村愚,对村愚而有钱的无门禁。
无名氏《乔捉蛇》:闪的我无情无绪无归着。几时几时捱得彻?愁一会闷一会。柔肠千万结。将耳朵儿攞了把金莲顔。(1709-5)
情人不来,会顿脚而骂,但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耳朵攞断呢?原来“将耳朵儿攞了”是“将尔多噘了”的谐音。噘:骂。无名氏《僧犯奸得马表背救》:哪的他赤条条东躲西扒,这耳朵今番轮到他。亏了个救命菩萨姓马。”(1740.12)笔者在《〈全元散曲>校释试议》中说:“这耳朵”与句子意思无关,当是“东躲西扒”有异文作“这儿躲那儿扒‘这儿躲”被重复窜入,又再误写成“这耳朵”。这两处误文的“耳朵”,真可以说是无独有偶了。
无名氏《风月担》:依仗他性儿谦,鲍儿甜。(1734.8)
无名氏《风月担》:且是可意娘鲍儿甜。(1736-2)
“鲍儿”是“包儿”的谐音,指接吻。可对比《行院声嗽.身体》:“口:鲍翁。”是“包吻”的谐音。方言或把接吻叫:吃包包。包,是吻时响声的拟音字。
无名氏《秋景》:**阵折了一阵,琉璃井擦了几交。(1772.9)
“**”是“蜜哄”的谐音。
无名氏《赠妓.后庭花》:那里有真情实意。**汤滋味美,纸汤瓶热火煨。
“**汤”也是用语言“蜜糖哄”的倒序而谐音。由于奇巧趣智,又被移用于迷信,说地狱中有“**汤”。
无名氏《嘲黑妓.尾》:不索你分星籍两显名儿唤,路上行人口胜碑。这娘子骂得他都易。(1805-7)
“这娘”是“这么”的意思。因为“么”可以读ma音,而趣味谐音成“妈”,再特意换说成“娘”。这种谐音有系列性而复杂,详见《详释方言与元曲含“娘”字的系列趣难词》。
无名氏《拘刷行院.十三煞》:与你几贯青蚨唤粉头。(1821-5)
“粉头”就是妓女。“粉”是“凤”的谐音。而“凤”是指妓女的“鸡”的变说。今香港话把合法的妓女叫“一楼一凤”
无名氏《风入松.天仙子》:棘里兔,难配扑天鹄。眼馋痴心,看之不足。猛可里见姨夫,败坏风俗。好花怎教他做主?不辨贤愚。(1858-3)
《汉语大词典》“姨夫”条引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姨夫眼眶》:“盖北人以两男子共狎一妓则呼为姨夫。”按,“姨、义”谐音趣说,互相有义气的丈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红娘呵,你伏侍个烟熏猫(:谐音貌)儿的姐夫;张生呵,你撞着个水浸老鼠的姨夫。”王季思注:“莺莺既别无姊妹,则此处称郑恒为姨夫,显系借勾栏习语打诨。”元曲的例句很多。而《元曲释词》说:“姐妹的丈夫互称姨夫;引申之,旧时北人以两男子共狎一妓亦呼为姨夫。”引申的解释错误。
无名氏《失题.天仙子》:女仗唇枪,娘凭嘴马。寻缝儿觅撒花。早索与他异锦轻纱。动不动五奴闲坐衙。知他是理会甚么官法。(1871-1)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豪门换换爱:傲娇男攻略 我和苏联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 经济法 国际视野中的资优教育 不死武帝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湖泊 丑丫头变身校花 中医学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实例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瀑布 世博让企业更辉煌——上海世博赞助企业10大经典案例 妖妃,逮住 倾世神女之狂逆九天 不是公主的公主 发展成本与区域经济金融研究 神秘帝少:追爱赌神邪妻 名门贵妻:误惹亿万继承人 风水密码 和天使一起成长 孩子的未来,最有价值的投资:淘气鬼也能上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