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龙腾小说网>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下) > 第24部分(第3页)

第24部分(第3页)

境况,中国农民 10 年来普遍第一次享受到繁荣。不过束缚农民的政治、经济

及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并未改变,所以,1936—1937 年的相对繁荣,只是暂

时现象。

南京政权的领导人大多对农民的问题漠不关心。就关心经济问题的程度

来说,他们主要了解现代经济部门。他们一心想建立起重要的工业基础,提

出许多计划,发出无数的指示来实现这种热望。一个显著的事实是在南京的

10 年,工业的增长速度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据一个可靠的估计,从 1931 年

到 1936 年,中国的工业(满洲除外)以年率 6.7%增长。经济发展的其他数

字一般也支持这个估计。例如,发电量在这 10 年增加了一倍,年平均增加

9.4%;棉布增加 16.5%;银行存款(按 1928 年物价)增加 15.9%等等。这些

数字与世界大多数其他国家相比,是很好的。例如德国,1936 年生产仅高于

1929 年的水平 6%;而在美国和法国, 1936 年的生产尚分别低于 1929 年水

平的 12%和 21%。①

然而,为评估这些数字的意义,必须指出计算生产增长所根据的基数非

常小。例如,1928 年中国发电量仅为 88 万兆瓦小时——而同年俄国为 500

万兆瓦小时,美国为 8800 万兆瓦小时。②因此,相对增长显得大,而绝对增

④田弘茂:《国民党中国的政府与政治,1927—1937 年》,第 168 页。

①陈振汉:《政府、银行、学术机关与复兴农村》,《国闻周报》,第 10 卷第 46 期(1933 年 11 月 20

日)文章,第 4 页。

①杨格:《中国的建国成就》,第 310、396—399 页。

②约翰?K。张:《共产党统治前中国的工业发展:定量分析》,第 119 页;艾布拉姆?伯格森:《苏联计

划经济》,第 84 页;《美国统计摘要,1929 年》,第 367页。

加量与更先进的工业国家相比,以及与中国的实际需要相比,依然是很小的。

不过,鉴于 30 年代影响中国经济的各种不利因素——世界经济萧条、内战及

日本侵略等的影响——南京的 10 年居然出现了工业增长,实出意外。

国民政府在 30 年代对中国工业发展的影响,是引起热烈争论的话题。例

如,经济学家约翰?K.张坚决认为增长是政府采取“诱导增长的措施”的结

果。③与之相比,道格拉斯?帕乌夫则说中国经济在南京的 10 年停滞不前,

“政府在 1937 年比 10 年前更无能力促进经济的发展”。④

帕乌夫所持中国经济工业部门停滞的论点不再能支撑下去,但是约翰?K.

张所持工业增长是政府政策所致的结论也令人怀疑。的确,政府曾进行若干

改革,有助于奠定统一的、现代的经济制度的基础。例如,在 1929 年,政府

摆脱了列强依靠不平等条约强加在关税率上的限制。1931 年,政府废除了 19

世纪中叶以来阻碍地区间贸易发展的厘金(通过税)。政府通过禁止使用银

两,在 1935 年宣布法币为唯一法定货币,开始整顿货币制度上的混乱——凯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命运天尊  吸血三姊妹  斗罗:千仞雪是我侄女,而我卷王  穿越吧,诸天  我在深镇有一千套房  斗罗:穿成魂兽后我内卷保命  异能古董商2  现实副本攻略指南  水情绮迷  职场屠龙术·骊珠  轮转阴阳  不是猛龙不过江  海贼,为解放世界逐步成长的剑士  强占,女人休想逃 (完结)  仙墓中走出的强者  灼灼如镜花  贴心妹妹  论剑  多元时空旅者  唯我青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