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指向其他论敌的猛烈反击相比,这是温和的回答。这种“软”姿态应
当如何解释呢?在常常是连篇累牍的交换理论差异点的文章背后,也许可以
找到线索。胡秋原和苏汶两人显然不属任何文学或政治团体的论述,提出了
中国左翼文学中两个重要的新问题(虽然胡显然熟悉它们在苏联的先例),
即“党性”原则或党对文学的指导原则,以及“同路人”——那些同情左派
事业,但未加入左联或中共的作家们的问题。这两个问题被左联自身功能的
定义混合了。
一方面,左联的建立意味着为革命文学提供一个统一的方向。因为它的
领导层主要由共产党员构成,这就为党对文学的支配和控制铺平了道路。然
而,30 年代初的中共在组织上软弱,而且为派系斗争所困扰;它无法推行某
种始终如一的党性。另一方面,左联是为左翼作家及其同情者提供一个广泛
的阵线而创立的。这样,从党的活动立场看,左联是一个吸引“同路人”的
阵线组织,吸引那些既非国民党的追随者,也非共产党的追随者的“第三种
人”作家;但无论如何,他们同情“无产阶级文学”甚于“民族主义文学”。
无论胡秋原还是苏汶,同以前的鲁迅一样,都可以罗致为同路人。而且据胡
说,确实有人试图引诱他加入左翼阵营。①
看瞿秋白和冯雪峰(用笔名洛扬和何丹林)在这场论争的总结性文章中
(这些文章显然代表左联多数成员的意见)如何解决这两个论点,是饶有趣
味的。瞿在文章里提到的党性原则,是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中首
次提出的。列宁写道,党性“自然地应当贯彻在革命文学与无产阶级文学的
创作,尤其是文学批评上”。但瞿做了一个重要的限定,他觉得问题在于党
性“是否能正确”地得到贯彻。瞿补充说,即使把它应用于左联的作家们身
上,也不应“强加于人,而应加以讨论、研究和学习”。至于非左联作家,
只要求他们“承认”这个原则。瞿还进一步为左联内部的创作自由辩护。他
解释说,“指导路线”只提出某些“总的方向”,并不构成“命令”。②事实
上,贯穿左联的历史,无产阶级文学的正确形式和内容曾经反复讨论和争辩,
但从未强制推行。
关于对同路人的政策问题,瞿秋白摒弃了那种过激的观点(“如果你不
是我们同行,你就是个反革命”),认为它是武断的和感情用事——也许间
接指激进的青年左派分子和周扬。最后,冯雪峰发表罢战言和的声明。冯雪
峰在其长文的结尾用有高度倾向性的语言,表达了他对“第三种人”所做的
如下新定义:
第三种文学,如果是“反对旧时代,反对旧社会”,虽不是取着无产阶
级的立场,但决非反革命的文学,那么,这种文学也早已对于革命有
利,早已并非中立,不必立着第三种文学的名称了。①冯雪峰的和解声明,
①刘心皇:《现代中国文学史话》,第 550 页。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越吧,诸天 命运天尊 灼灼如镜花 海贼,为解放世界逐步成长的剑士 轮转阴阳 多元时空旅者 唯我青仙 水情绮迷 仙墓中走出的强者 斗罗:穿成魂兽后我内卷保命 论剑 异能古董商2 现实副本攻略指南 强占,女人休想逃 (完结) 我在深镇有一千套房 不是猛龙不过江 吸血三姊妹 斗罗:千仞雪是我侄女,而我卷王 贴心妹妹 职场屠龙术·骊珠